孤竹形容立彩裳,赤乌流处便鹰扬。
东皇藜火传天禄,南极芒寒应寿昌。
空洞已知心事白,虚名犹觉鬓毛苍。
谁怜两目眵昏客,射策曾观上国光。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孤竹形容立彩裳,赤乌流处便鹰扬。
- 注释: “孤竹”指孤独的竹子,象征独立或高洁。“形容立彩裳”意味着形象生动地站立。”赤乌流处便鹰扬”中,赤乌可能指太阳,流处表示光芒四溢之地,鹰扬则暗示了威猛或雄壮的姿态。整体表达了一种在光辉下显得尤为突出的形象。
- 东皇藜火传天禄,南极芒寒应寿昌。
- 注释: “东皇”通常指的是东方的神明,这里可能是指日神或帝王。“藜火”可能是一种古老的火把或火炬。”天禄”是古代对帝王的尊称。“南极芒寒”中的“南极”可能指北极或极点,而“芒寒”则描述了冷冽的气息。此句描绘了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似乎在传达对权力和长寿的美好祝愿。
- 空洞已知心事白,虚名犹觉鬓毛苍。
- 注释: “空洞”在这里可能指心灵空虚或思想深邃。“心事白”表示内心的想法清晰明了。“虚名”可能指虚假的名声或荣誉。“鬓毛苍”中的“鬓毛”指头发,而“苍”表示颜色深重,可能暗喻岁月的流逝或人生的沧桑。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人生真相的认识和对虚名的感慨。
- 谁怜两目眵昏客,射策曾观上国光。
- 注释: “谁怜”表示询问,表达希望得到别人的怜悯或同情。“两目眵昏”形容眼睛因年老而模糊不清。“射策”是一种考试方法,即以箭射物取分。“曾观上国光”中的“上国”可能指的是大国或强国,而“光”代表荣耀或成就。这句话可能是诗人回忆年轻时参与科举考试,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并表达了对这种为国家服务的经历的自豪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名利和社会责任的独特见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如孤竹、赤乌、东皇等,展现了其内心的感受和追求。同时,通过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回忆,诗人强调了为国效力的精神追求和对国家繁荣的贡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