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花竹自清幽,春笋秋梨不外求。
定省岂能忘喜惧,旨甘还得及交游。
彩衣舞罢雏曾弄,绿醑斟来蚁正浮。
欲识事亲忠养意,惟应张仲是前修。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忠养堂为张原善赋”:“忠养堂”是一个具体的场所或名称;“张原善”则指代一个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恩师。
  • 解释:此句表达了对张原善的敬仰之情,以及他的道德品质和学问。
  1. “堂前花竹自清幽”:描述忠养堂前的景色,花竹清幽,自然宁静。
  • 注释:“花竹”通常用来代表竹子,因为竹子常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而“清幽”则描绘出一种静谧、高雅的氛围。
  1. “春笋秋梨不外求”:强调自己生活的简朴和追求的纯净。
  • 解释:这里通过对比“春笋秋梨”的珍贵(需要寻找)和自己的简单生活态度,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哲学。
  1. “定省岂能忘喜惧”:表达即使在家日常的起居中,也不能忘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忧虑。
  • 注释:“定省”是古代的一种家庭礼仪,即早晚向父母请安问候,是孝道的体现。“喜惧”则是指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1. “旨甘还得及交游”:虽然生活简单,但仍然有机会结交朋友。
  • 解释:这句话表达了即使生活在简朴之中,也依然有机会与他人交往,保持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1. “彩衣舞罢雏曾弄”:描绘了一幅热闹而温馨的画面,孩子们在玩耍后换上彩衣跳舞。
  • 注释:“彩衣”可能指的是孩子穿着五彩缤纷的衣服,而“舞罢”则表示舞蹈结束。
  1. “绿醑斟来蚁正浮”:描述了酒席上的场景,酒杯中的酒液像小蚂蚁一样浮动。
  • 注释:“绿醑”可能指的是绿色的美酒,而“蚁正浮”则形容酒液的细腻和丰富。
  1. “欲识事亲忠养意,惟应张仲是前修”:最后一句提出了一个观点,想要理解孝顺父母的意义,应该学习历史上的典范人物张仲。
  •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历史典故和榜样的重要性,以此来理解和实践孝顺之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忠养堂的描述、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学习,展现了作者对孝道和简朴生活的态度。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尊重和传承。整体上,这首诗既体现了个人的感悟,又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