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清风满剡溪,琅玕长得与云齐。
此君若得王猷见,兴尽应须为品题。

【注释】

何事清风满剡溪:何事,为什么。剡溪,浙江绍兴附近的一条河。此句意指为何清风吹遍了剡溪。

琅玕(láng guā)长得与云齐:琅玕,一种美玉。长,生长得高。与云齐,与云一样高。

此君若得王猷见:王猷,晋代文人王羲之的字。这两句是说如果这位墨竹的主人能够见到王羲之。

兴尽应须为品题:兴尽,兴致已尽。品题,品评、题词。

【赏析】

此诗为安道题墨竹,是一首咏物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墨竹的景致,后两句写墨竹主人的情思。

首句“何事清风满剡溪”,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开篇,引出“墨竹”这一主题。这里的“剡溪”是指浙江绍兴附近的一条河流,诗人用它来代表江南的水乡景色,同时也暗示了墨竹生长的环境。而“清风满剡溪”则描绘出了一幅水墨画般的风景图。这里的“清风”不仅代表了自然的气息,也暗喻了墨竹所蕴含的高洁品质。

第二句“琅玕长得与云齐”,则是对墨竹的具体描写。这里的“琅玕”指的是一种珍贵的美玉,而“长得与云齐”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墨竹的高大挺拔。这里的“长”字,既表示了墨竹的生长状态,也暗示了其坚韧不屈的品质。

最后一句“此君若得王猷见,兴尽应须为品题”,则是对墨竹主人的期望和祝愿。这里的“此君”指的是墨竹的主人,而“王猷”则是古代著名的文人墨客之一。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墨竹主人的赞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的美好愿望。而“兴尽应须为品题”则意味着当墨竹的主人欣赏完墨竹后,应该为其留下美好的评价和赞誉。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墨竹的描写和对主人的期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知音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