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黍交情不可违,如何兴尽便空归。
诗翁偶写胸中趣,肯道溪山有是非。

【注释】

虚中:诗人自号。剡溪,在浙江嵊县,相传是大诗人陶潜隐居的地方,故称。鸡黍:指粗劣的酒食。兴尽:兴致正浓之时。空归:即归去。诗翁:诗人自称,这里指诗人自己。胸中趣:胸中的情趣、意趣。肯道溪山有是非:难道说这里的山水之间有是非之事吗?肯:岂,怎么。“肯道”即“岂道”。

【赏析】

这首诗题下有小注:“马虚中《剡溪图》。”可见是一首题画诗,而题目所指的“图”,就是此诗所写的内容。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读起来节奏感特强,一气呵成。

首句“鸡黍交情不可违”,是写朋友相聚时的情景;次句“如何兴尽便空归”,则是写友情的珍贵;第三句“诗翁偶写胸中趣”,是说诗人偶然写来的作品,表现了他胸中的情趣和意趣;末句“肯道溪山有是非”,是说难道溪山之间有是非之事。

前两句写朋友相聚时的欢乐,后两句写友人离去时的依依不舍。这中间有一个转折。“兴尽”与“空归”,“交情”与“胸中趣”,“是非”与“溪山”,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矛盾,实际上却是高度的统一。因为真正的朋友,彼此间是不会有“兴尽”与“空归”之分的,也不会对彼此的“交情”与“胸中趣”有所怀疑。至于“溪山”之问,就更不存在有什么“是非”的问题了。

这首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以及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