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凉何处听秋声,修竹千竿翠绕扃。
自起开窗看微月,风萤撩乱一池星。
【注释】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春日十二首之一:次韵,即用原韵相和;田园杂兴,指范成大的《田园杂兴》诗。
晚凉:傍晚时分凉爽宜人的时候。
何处:哪里。
听秋声:倾听秋天的声响。
修竹:修长的竹子。
千竿翠绕扃:竹林中,修竹千竿环绕着竹门(栅栏门)显得青翠葱茏。
自起开窗:自己起身打开窗户。
微月:淡淡的月光。
风萤:随风飘动如萤火虫般的萤火。
撩乱:扰乱。
一池星:满池闪烁的星光。
【赏析】
这首七绝写夏初晚凉时在庭院内欣赏明月与萤火虫的幽美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清新,意象丰富,意境清远,给人以宁静、愉悦的感受。
首句“晚凉何处听秋声”,以景入情,描绘出一幅夏日傍晚时分,庭院深深,四周竹影婆娑,蝉鸣阵阵,清风习习,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而此时,正值秋季,秋风送爽,故此处“听秋声”,实乃听秋之韵味也。
第二句“修竹千竿翠绕扃”,写院中竹林,千竿修竹,郁郁葱葱,绿荫环合,犹如绿色的屏障。这里“千竿”是虚数,意在突出竹林之多,突出竹林之美。
第三句“自起开窗看微月”,点出诗人因喜爱这美丽的景色,情不自禁起来开窗观赏的情景。此句中“自起”表明诗人主动起来,“微月”则写出了月亮明亮,给人带来清凉的感觉。
末句“风萤撩乱一池星”,写诗人在窗边看到随风飘动如萤火虫般的萤火虫,它们在池塘里飞舞,仿佛是在点缀着一池的星星。此句中的“风萤”与前两句中的“修竹”、“微月”、“风萤”都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夜晚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夏初晚上在庭院内欣赏明月与萤火虫的幽美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清新,意象丰富,意境清远,给人以宁静、愉悦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