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晴散越王台,万壑千岩锦绣开。
攲枕僧钟云外落,卷帘渔唱镜中来。
树藏茅屋鸡声断,露湿松巢鹤梦回。
安得画图分隙地,移家仍住小蓬莱。

越山清晓

曙光晴散越王台,万壑千岩锦绣开。

攲枕僧钟云外落,卷帘渔唱镜中来。

树藏茅屋鸡声断,露湿松巢鹤梦回。

安得画图分隙地,移家仍住小蓬莱。

注释:

曙光:晨光。晴:晴朗。越王台:越王勾践曾经在此筑台。

欹(qī)枕:歪斜的枕头。僧钟:和尚的寺庙里的钟声。

卷帘:拉开窗帘。渔唱:渔民在水面上唱歌。

树藏茅屋:指树木掩映着茅草屋子。

鹤梦:形容鸟儿在树上鸣叫时的情景。

赏析:

《越山清晓》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曙光晴散越王台,万壑千岩锦绣开。”这两句诗描绘了越王台在阳光照耀下的景象,万壑千岩如同锦绣一样展开。这里的“曙光”、“晴”都传达了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而“越王台”则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攲枕僧钟云外落,卷帘渔唱镜中来。”这两句诗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躺在枕头上听到远处传来的僧人敲钟声,睁开眼睛看到水面上的渔夫在唱歌。这些景象都与诗人的心情紧密相连,使他感到愉悦和轻松。

“树藏茅屋鸡声断,露湿松巢鹤梦回。”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树影婆娑,茅屋隐没于树丛之中,只有鸡鸣声断断续续地传来;露水湿润了松枝上的鸟巢,使得鹤儿从梦中醒来。这些细节都增加了诗句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身边,感受到他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安得画图分隙地,移家仍住小蓬莱。”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愿景。他渴望能够拥有一幅画,将这个美丽的山水画面分成几部分,然后移居到这样的环境中居住。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