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古城下,下有桓王墓。
古城多秋草,牛羊下来暮。
【解析】
(1)客行:诗人在旅途中。
(2)冢,坟墓。
(3)秋草:泛指荒草野地。
(4)牛羊:指牧羊人放牧的牛羊。
(5)暮:傍晚,天黑时。
(6)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桓王的怀念之情。首句写诗人在旅途中;第二句说“下有桓王墓”。桓王,即春秋时齐国国君齐襄公,因其父死后曾杀嫡子而自立为君,故名桓。这里用“桓王”代指齐襄公,暗寓诗人对齐襄公的不满和痛恨。三四句写桓王墓周围荒凉冷落的景象。秋草长满了墓园,天色将晚,一群群牛羊来到墓地上吃草。“秋草”“牛羊”等词语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气氛,与首句“客行古城下”相呼应,进一步烘托出桓王墓的荒凉冷落。
【答案】
客:我(诗人自谓)。行:出游(旅行)。
客游古城,下临桓王墓。
桓王墓前秋草生,牛羊来此觅食忙。
桓王墓边秋风劲,牛羊归家夕阳黄。
桓王墓边秋草深,牛马羊群来此寻。
桓王墓旁秋草长,牛羊觅食声声急。
桓王墓头秋草绿,牛羊归来日西斜。
桓王墓前秋草密,牛羊觅食心不静。
桓王墓畔秋风凉,牛羊归家夜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