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痕惨澹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
回雁峰南三百里,《捕蛇说》里数千家。
澄江绕郭闻渔唱,怪石堆庭见吏衙。
昔日愚溪何自苦,永州犹未是天涯。
永州
烧痕惨澹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
回雁峰南三百里,《捕蛇说》里数千家
澄江绕郭闻渔唱,怪石堆庭见吏衙
昔日愚溪何自苦,永州犹未是天涯
永州是中国湖南省南部的一座地级市,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闻名。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还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如著名的回雁峰和清澈澄江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解析:
- “烧痕惨澹带昏鸦”:描绘了永州的一片荒凉景象,残破的建筑与昏暗的天空共同构成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 “数尽寒梅未见花”:表达了诗人对冬天景象的感受,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带来的变迁。
- “回雁峰南三百里”:提到了永州的标志性景点——回雁峰,其位置在城市以南约三百里处。
- “《捕蛇说》里数千家”:通过引用古代文学作品,展现了永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
- “澄江绕郭闻渔唱”:澄江环绕着城市的美景,而渔民的歌声则增添了一丝生活的热闹与和谐。
- “怪石堆庭见吏衙”:描述了永州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这些景观背后可能隐藏的政治与生活场景。
- “昔日愚溪何自苦”:通过对愚溪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某种生活方式或环境变迁的感慨。
- “永州犹未是天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认为永州仍是远方,而非终点。
- 译文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比永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从荒凉到繁华,从寂静到喧嚣,诗中的景物和情感交织,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美感。
- 通过对回雁峰等地理标志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现了永州的自然风貌,也反映了当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这种描写不仅美化了永州,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城市的魅力。
- 这首诗的结构清晰,由远及近,由宏观到微观,层次分明,使得整首诗既展示了永州的整体风貌,也具体到了一些细节,使得描述更加生动和真实。
这首诗不仅是对永州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赞美,也是对其独特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永州的美丽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