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人家簇绮罗,丛祠无数舞婆娑。
山盘衡岳树林密,水落洞庭凫雁多。
染竹痕深湘女泪,佩兰声断楚囚歌。
洛阳年少胡为者,不奈承尘鵩鸟何。
潭州
百万人家簇绮罗,丛祠无数舞婆娑。山盘衡岳树林密,水落洞庭凫雁多。染竹痕深湘女泪,佩兰声断楚囚歌。洛阳年少胡为者,不奈承尘鵩鸟何。
注释译文赏析
- 注释:
- 潭州:古潭州在今湖南长沙。
- 百万人家簇绮罗:形容人口众多,家家户户都十分繁华热闹。
- 丛祠无数舞婆娑:无数的庙宇中,人们翩翩起舞。
- 山盘衡岳树林密:衡山的山峰高耸入云,树林茂密。
- 水落洞庭凫雁多:由于水位下降,洞庭湖中的野鸭和大雁数量变多。
- 染竹痕深湘女泪:湘女的眼泪留在了染过竹子的地方。
- 佩兰声断楚囚歌:楚地的歌曲在歌声中断了声音。
- 洛阳年少胡为者:年轻的洛阳人为何要胡作非为。
- 不奈承尘鵩鸟何:不能奈何那些像乌鸦一样盘旋在空中的飞鸟。
译文:
在繁华喧嚣的潭州,万家灯火,处处是热闹非凡的景象。无数的祠堂里,人们欢快地跳舞。衡山的山峰高耸入云,树林茂密,洞庭湖上的水位下降,使得野鸭和大雁的数量变多。曾经被染过的竹子上,留下了湘女泪水的痕迹。而楚地的歌曲在歌声中断了声音。年轻的洛阳人为何要胡作非为?他们无法奈何那些盘旋在空中像乌鸦一样的飞鸟。赏析:
《潭州》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及伤怀缘由,通过描绘潭州的繁华景象,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忧伤和无奈。颔联和颈联接到了眼前的景象,由眼前景而产生联想,景致之中蒙上了一层哀怨忧愤的色彩,字里行间充满着诗人对时政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轻一代的忧虑之情,认为他们应该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要沉溺于个人享乐之中。这首诗不仅是对潭州的描写,更是对时代背景的一种反映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