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木叶风飕飕,雪浪万顷飞白鸥。
气浸中天日月湿,影摇大地山河浮。
数声裂玉洞宾魄,一点残黛湘娥愁。
安得天瓢酌仙酒,跨鲸直上扶桑洲。

岳阳楼

洞庭木叶风飕飕,雪浪万顷飞白鸥。

气浸中天日月湿,影摇大地山河浮。

数声裂玉洞宾魄,一点残黛湘娥愁。

安得天瓢酌仙酒,跨鲸直上扶桑洲。

注释:

  1. 洞庭:指的是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
  2. 木叶:指秋天的落叶,泛指秋天的景象。
  3. 飕飕:风的声音,形容风力强劲。
  4. 雪浪:形容波浪像雪一样洁白。
  5. 洞宾:道教传说中的仙人之一,传说他修炼成仙后,能够使用玉笛吹奏出美妙的音乐。
  6. 湘娥:指的是湘江女神娥皇、女英,她们是中国神话中的两位美女,也被称为湘夫人。
  7. 天瓢:一种传说中的神壶,可以倒出仙酒。
  8. 扶桑洲: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岛屿,位于今天的日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洞庭湖秋景的诗作。诗人以洞庭湖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洞庭湖秋日的美丽景色。首句“洞庭木叶风飕飕”,描绘了洞庭湖边树木的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情景;次句“雪浪万顷飞白鸥”,则描绘了洞庭湖水面上波涛汹涌,白鸥在波浪中飞翔的壮丽景象。
接下来的三句“气浸中天日月湿,影摇大地山河浮”,则进一步展现了洞庭湖的浩瀚和美丽。诗人用“气浸中天”来形容洞庭湖的气势磅礴,仿佛天地间的气息都浸润在这湖水中;用“日月湿”来形容湖面上的水汽弥漫,使得天空中的太阳和月亮都变得湿润;用“影摇大地山河浮”来形容湖面上的波光粼粼,仿佛连整个大地和山河都在湖水中轻轻晃动。
接下来两句“数声裂玉洞宾魄,一点残黛湘娥愁”,则是对洞庭湖秋夜景象的描绘。诗人用“数声裂玉”来形容夜晚洞庭湖上传来的声音如同玉笛般清脆悦耳;用“残黛湘娥愁”来形容湘江女神娥皇、女英的面容憔悴、忧愁满怀。
最后两句“安得天瓢酌仙酒,跨鲸直上扶桑洲”,则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向往和赞美。诗人用“天瓢酌仙酒”来形容如果能有一把神奇的神壶倒出仙酒,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而“跨鲸直上扶桑洲”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希望能像神话中的巨鱼那样,一跃而上扶桑岛(即今日本的九州地区)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