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熊豹姿,气欲吞天下。
大呼渡河来,山岳如崩瓦。
当其火秦宫,血涌渭水赭。
嗔目叱诸侯,胆落毛发洒。
谁知阴陵路,浩歌泪如泻。
惟徐乃故都,昔此奠宗社。
尚想岩台上,铁槊拥万马。
酒酣笳鼓鸣,旌旗蔽原野。
及今亦何有,荒棘秋满把。
皇天祚真主,神器不可假。
岂有时雨师,刈人如土苴。
天亡君勿悲,为君奠罍斝。
【译文】
项王像熊豹一样威武的身姿,气吞天下志向。
他大喝一声渡河来,山岳都象倒塌的瓦片。
他焚烧了秦始皇的宫殿,鲜血溅红了渭河的水。
他怒目圆睁叱责诸侯们,胆战心惊毛发都竖了起来。
谁知道阴陵路险恶,歌声如泪洒满大地。
徐州是昔日的旧都城,当年这里曾奠立宗社。
如今只记得岩台之上,铁槊拥万马奔驰的情景。
酒酣人欢笳鼓齐鸣,旌旗遮天蔽野一片。
到而今也无所获,荒草枯杨满地都是。
皇天保佑真主得位,神器不能假借他人之手。
难道上天没有雨师吗?雨师会用刀割下人们的头颅。
上天要灭亡你也不必悲哀,为你举行祭祀时祭品不可缺少。
【赏析】
《徐州》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写项羽在徐州一带的活动,歌颂其威猛、悲壮、英勇、豪迈的气概。全诗四联八句,一气呵成,气势雄壮,语言精练,感情奔放,富有感染力,堪称七律之佳作。
首联“项王熊豹姿,气欲吞天下。”写项羽的英雄形象:项羽有如熊虎般的雄伟身躯,气势磅礴,雄心勃勃,想吞并天下。
颔联“大呼渡河来,山岳如崩瓦。”写项羽渡过乌江后,率领江东八千子弟兵,直捣咸阳,与秦军主力展开决战。“山岳如崩瓦”,形容战斗激烈,势如破竹。
颈联“当其火秦宫,血涌渭水赭。”写项羽火烧阿房宫,鲜血染红了渭水。这两句通过“火”和“血”两个意象,生动地写出了项羽勇猛善战的形象。
尾联“嗔目叱诸侯,胆落毛发洒。”写项羽怒斥诸侯,他们吓得胆寒,毛发皆竖,不敢抬头。这两句通过“嗔目”、“怒斥”等动作描写,表现了项羽的威严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以项羽为中心,描绘了他英勇善战、威武雄壮的形象。同时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国家命运和人民幸福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