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野人家,横塘跨古槎。
日斜鸣远犊,风急乱栖鸦。
细路妨行辙,高楼促怨笳。
感怀无尽景,流恨到天涯。
梅竹野人家,横塘跨古槎。
横塘:在江西上饶县西南,有水名横塘。古槎(chá):用旧木造船。
日斜鸣远犊,风急乱栖鸦。
鸣远犊:远处牛鸣声。
乱栖鸦:乱飞的乌鸦。
细路妨行辙,高楼促怨笳(jiā)。
细路:小路。妨:妨碍。高楼下,吹起急促的笳(jiā)声。
感怀无尽景,流恨到天涯。
感怀:感伤、怀念。无尽景:没有尽头的景象或景色。流恨:指因感伤、怀念而引起的怨恨之情。
梅竹野人家,横塘跨古槎。
日斜鸣远犊,风急乱栖鸦。
细路妨行辙,高楼促怨笳。
感怀无尽景,流恨到天涯。
梅竹野人家,横塘跨古槎。
横塘:在江西上饶县西南,有水名横塘。古槎(chá):用旧木造船。
日斜鸣远犊,风急乱栖鸦。
鸣远犊:远处牛鸣声。
乱栖鸦:乱飞的乌鸦。
细路妨行辙,高楼促怨笳(jiā)。
细路:小路。妨:妨碍。高楼下,吹起急促的笳(jiā)声。
感怀无尽景,流恨到天涯。
感怀:感伤、怀念。无尽景:没有尽头的景象或景色。流恨:指因感伤、怀念而引起的怨恨之情。
【注】集廉园:作者的别墅。宿雨洗炎燠,联车越城关:宿雨洗净了炎夏的暑气;驾车越过城关。广廛(chān)隘深潦(lào),飞栋栖连阛:宽阔的集市狭窄而深长的积水,高耸的楼阁栖息在繁华的市场里。阴静息影迹,窈窕纷华丹:阴暗宁静中,可以看见花木竹草环抱的景象。阴静:阴暗。息影迹:影子静止不动。窈窕:指花树茂密的样子。纷华丹:五彩缤纷的花瓣。兢兢是非责,侃侃宾友闲:小心谨慎地分辨是非
居庸关 居庸关高五十里,壁立两厓雄对峙。 居庸关位于中国北京市昌平区,是明长城的东起点。地势险要,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诗中的“五十里”指的是从关底到关顶的直线距离。“壁立两厓雄对峙”描绘了关墙陡峭,如同两座山峰一样屹立着,形成了一种壮观的景象。 回峰作势遮欲断,百曲盘旋如磨蚁。 回峰是指关口两侧的山峰,它们似乎在作势阻挡道路,给人一种即将中断的感觉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中美景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每一联的解释: 川明山秀草花馥,气连郁仪回地轴。 - "川明"指的是明亮的河流或溪流,"山秀"描述的是山峦的秀丽。 - "草花馥"形容花草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 "气连郁仪"可能是指一种神秘或超自然的力量将山川草木连接在一起。 - "回地轴"可能意味着这种力量使大地旋转,形成一种天地一体的感觉。 晴岚宿霭屯氤氲,石根飞泉迸寒玉。 -
诗句释义与赏析: 崖倾水涸石见底,石上古树蟠苍虬。 【注释】:崖倾表示山峰倾斜,水干表示河流干涸;"石见底"形容石头的底部清晰可见。古树在岩石上蟠绕生长,形似龙,这里指树木苍劲有力,盘曲蜿蜒。 【赏析】:这两句描写了一幅荒凉的山水画卷,山崖崩塌,河水干涸,露出底下的基石。在这背景下,古老的树木盘绕在岩石上,形态如苍龙般雄伟。这种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和苍凉的氛围。 风云惨淡起白日
【注释】 1. 秋色:秋天的色彩。雨霁,雨后天晴。 2. 碧溪:清澈见底的溪水像染上碧玉的颜色一样。 3. 镜中人:指照在镜子里的自己。 4. 无庵说:《庄子·外篇·寓言》:“宋元君将饰庙,招灵侯假于家,三日不食。”灵侯曰:“吾亡国三十余年,我之不信死久矣。”宋元君闻之,使人问其故,灵侯对曰:“始吾隐于大山,山之小者、神之朝也;深则神之沉渊也;大山,大山,大不可测也。世之君子乃独不言此乎
居庸关 居庸关高五十里, 居庸关位于今天北京昌平区,地势险要,是古代通往北方的重要关口。 壁立两崖雄对峙。 居庸关地势险峻,两边的山峰如刀劈斧削般陡峭,形成一幅雄伟壮观的景象。 回峰作势遮欲断,百曲盘旋如磨蚁。 回峰如同猛兽扑面而来,气势汹汹,似乎要将居庸关切断。而居庸关则像一条巨大的磨蚁,曲折蜿蜒,坚韧不拔。 阴风白昼吹飕飕,乱石当蹊泉齿齿。 在阴风中,居庸关周围的声音显得更加清晰
芦沟野亭 出自《芦沟野亭》的诗句:出郭野尘绝,青山开画图。 回冈万井聚,虹梁荐川涂。 沓沓车驾集,交臂无宁躯。 粲此一亩宫,而有静者居。 花木明窈深,鱼鸟乐澄虚。 浊醪得酿法,好客时与俱。 昔我东南来,万里马力瘏。 解鞍道傍树,尘渴尝自沽。 题诗忽在眼,日暮飞云孤。 译文: 走出城郭,野外的尘埃被远远地抛在后面,那青翠的山峦就像一幅精美的画卷。 回到家乡,无数的村庄聚集在一起
绿阴蔽深院,四月微雨寒。 羸骖借东邻,欲出徒步难。 檐楹亦周流,于焉足盘桓。 何苦恋微禄,羡彼凌风翰。 向来二三友,谈经舌翻澜。 萧条天一涯,出处随所安。 念子知心者,重是故时冠。 【注释】 绿阴:浓密的树木遮荫处。 羸骖:瘦弱的马。 檐楹:屋檐下的梁柱。 何苦:何必。 凌风翰:指扬名立业。 向来:以往。 念子:思念你。 知心者:知心朋友。 时冠:古代礼帽。 【译文】 绿荫遮蔽了深深的庭院
谢李息斋惠墨竹 湖州墨竹苏州诗,李侯二美能兼之。 长安尘中忽到眼,坐我六月江南时。 幽人江南结林屋,紫碧森森万竿玉。 清风激昂此君语,六月寒生不知暑。 只今见画思故乡,博山日永凝清香。 人生万事真适意,相对悠然希坐忘。 注释: 1. 湖州墨竹苏州诗:湖州的墨竹是苏州诗的代表作。 2. 李侯二美能兼之:李侯是指诗人或作者李息斋,他的作品既有美的墨竹又有美的语言,两者都能兼备。 3.
【注释】 寒食:即清明前一天。扫松:清除墓地上杂草,表示祭祀。东风,春风。微微,轻轻地。春山草暖雉飞鸣,意思是说,春天的山野里草丛温暖,小鹿在欢快地奔跑着叫着。物性各有适,意思是说,万物的特性各不相同。时哉,是感叹词,相当于“啊”。人生,指人的一生。悲乐:悲哀和快乐。难为情:难以忍受。客行:旅人行走。十步九回首,意思是说,旅人在路上走的时候,每走到一个地方都要回头望望。寒食道旁多哭声,意思是说
【注释】 1. 朱克齐:作者的朋友。蒋教授:作者的同姓朋友,名不详。游大梵寺:指游览寺庙。二首:诗共两首。 2. 闲:无事可做。微官:小官。 3. 偶寻幽寺去:偶然去寻找一个幽静的寺庙。 4. 涸泽饥鹰恋:意谓在干涸的湖泽中饥渴难耐的鹰,对水边的草丛也留恋不舍。 5. 高空独雁飞:意谓高空飞翔的大雁孤零无依。 6. 西风如有意:意谓秋风好像有感情似的,向晚袭来使人感到凉意。 【赏析】
居庸关早行 茅屋闻鸡起,羸骖并辔行。 涧深孤碓响,山暗数灯明。 细忆昔题处,空惭不弃名。 客愁偏切耳,斜月候虫鸣。 注释: 1. 茅屋闻鸡起:早上听到鸡叫就起床了。 2. 羸骖并辔行:瘦弱的马和马一起走。 3. 涧深孤碓响:深深的山谷中只有一户人家在舂米,所以有“孤碓响”的声音。 4. 山暗数灯明:山上的灯光昏暗,但是山下的灯火明亮。 5. 细忆昔题处:细细回忆以前题诗的地方。 6.
【注释】: 1. 古寺何年建,□(xian)低屋乱巢。 2. 老松擎雨盖,修竹拂云梢。 3. 石压泉声伏,山回陇势包。 4. 追随记今日,照影俯池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写古寺、老松、修竹、石壁、泉水等景物,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句“古寺何年建”,直接点明主题,引出下文。诗人通过对古寺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 第二句“□(xian)低屋乱巢”
枪竿岭 薄宦辞家远,经秋未得归。 直随山北去,却背雁南飞。 川净白云起,郊平红树微。 忆曾留宿处,立马认还非。 注释: 1. 枪竿岭:地名,位于某地的山脉中段,以岭上松树挺拔如枪而得名。 2. 薄宦:官位卑微的官员。 3. 辞家:离开家乡。 4. 经秋:经过了一个秋天。 5. 未得:未能。 6. 直随山北去:一直往北走。 7. 却背:相反方向。 8. 南飞:向南飞翔。 9. 川净:水流清澈。
【注释】 乔木苍烟合:指树木茂盛,烟雾缭绕。清江旅雁归:指江上的行旅人正飞回故乡。缁尘空满眼:指眼中只有尘土。 【赏析】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首联写眼前之景,颔联抒内心之情,颈联写别后之事,末联作结尾之语。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含蓄,感情真挚动人。 这首诗描写了离别时的情景。首联先写“乔木苍烟合”,即茂密的树木和缭绕的烟雾交织在一起,为下文蓄势
【注释】 百曲:一百弯。 虹影驾横槎:指彩虹映在水里,像一艘船。 行客:行走在路上的游子。 分众木:众木参天。 天阔:天空广阔。 悲笳:哀伤的笳声。笳,管乐器。 却羡:反羡慕。 胜:胜过。 瞰(kàn):俯视。 涯:水边。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隐居山中时。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最后两句抒情。整首诗意境开阔,色彩明丽,语言清新自然。 首联写清溪盘绕百曲,彩虹映照在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