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州连日雨,六月寒装绵。
闭户断车辙,修途溢如川。
朝晴悦物性,槐阴起初蝉。
衣篝曝馀润,照眼阶葵鲜。
闻君去仪曹,五马行翩翩。
缅怀古单父,高堂坐鸣弦。
政理日以媮,宝此千载贤。
矧此荐岁饥,夏潦仍相缘。
嗷嗷东南州,流移踵车船。
死者相枕藉,羸瘠甘弃捐。
民命悬守令,壅遏谁当怜?
君怀策世才,往哉寄承宣。
譬彼善牧者,鞭击非所先。
戴星亦有人,何乃任力专。
凄凉二子远,故老应相传。
我昔尝经游,土风尚熙然。
回河抱阡陌,桑麻绿浮烟。
岂无稌稻区,草木纷华妍。
维兹重责任,慎彼浇俗迁。
会徵太史书,家声振当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送夹谷伯敬之官单父
燕州连日雨,六月寒装绵。
闭户断车辙,修途溢如川。
朝晴悦物性,槐阴起初蝉。
衣篝曝馀润,照眼阶葵鲜。
注释:
- 燕州 - 地名,位于今中国河北省中部。
- 连日雨 - 持续多日的降雨。
- 六月寒装绵 - 指天气寒冷,人们穿上了厚重的衣物。
- 闭户 - 关上门。
- 车辙 - 车轮压过后留下的痕迹。
- 修途 - 道路被水淹没。
- 槐阴 - 指树荫。
- 蝉初鸣 - 知了开始鸣叫。
- 衣篝 - 晾晒衣物的地方。
- 曝余润 - 晾干剩余的水分。
- 阶葵 - 台阶上生长的葵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情景。首联描述了燕州连续下雨的状况,以及六月的严寒天气。颔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出行道路艰险的担忧。颈联和尾联则描写了天气转晴时的景象,以及夏日的炎热和植物的生长情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的关切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闻君去仪曹,五马行翩翩。
缅怀古单父,高堂坐鸣弦。
政理日以媮,宝此千载贤。
矧此荐岁饥,夏潦仍相缘。
嗷嗷东南州,流移踵车船。
死者相枕藉,羸瘠甘弃捐。
民命悬守令,壅遏谁当怜?
君怀策世才,往哉寄承宣。
譬彼善牧者,鞭击非所先。
戴星亦有人,何乃任力专。
凄凉二子远,故老应相传。
我昔尝经游,土风尚熙然。
回河抱阡陌,桑麻绿浮烟。
岂无稌稻区,草木纷华妍。
维兹重责任,慎彼浇俗迁。
会徵太史书,家声振当年。
注释:
- 闻君去仪曹 - 听说你将要离开官职(仪曹)。
- 五马行翩翩 - 形容官员出行时的威风。
- 缅怀古单父 - 回忆历史上的单父这个地方(可能是作者的故乡)。
- **政理」 - 治理政事。
- 千载贤 - 千年来的贤人。
- 矧 - 况且,表示进一步的意思。
- 荐岁饥 - 年岁饥荒。
- 东南州 - 东南方向的地区。
- 死 - 死亡的人。
- 羸瘠 - 瘦弱病弱。
- 民命悬守令 - 百姓的生命悬在你(守令)的手中。
- 雍遏 - 阻塞、阻止。
- 君怀策世才 - 你怀抱着治理国家的策略才能。
- 譬彼善牧者 - 好比善于治理国家的贤人。
- 鞭击非所先 - 不是首要任务的事情不用鞭打。
- 戴星 - 顶着星星行走,形容连夜奔波或早起工作。
- 任力专 - 任性专断,不顾后果。
- 故老应相传 - 老人们应该把这段经历传承下去。
- 我昔尝经游 - 我过去曾经游历此地。
- 土风 - 当地的风俗。
- 回河抱阡陌 - 大河环绕着农田,阡陌纵横。
- 桑麻绿浮烟 - 桑田和麻田上的绿色在烟雾中显得更加鲜明。
- 稌稻区 - 水稻和稻米的区域。
- 草木纷华妍 - 草木繁茂,景色美丽。
- 维兹 - 只有。
- 慎彼 - 谨慎对待。
- 浇俗 - 庸俗的习俗。
- 会徵 - 召集征召,可能是指征召人才。
- 太史 - 古代负责记录历史事件的官员。
- **家声」 - 家族的声誉。
- 振”]当年” - 振兴当年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