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种桐树,绿叶高云凉。今年种新竹,已与梧树长。
幽人读书坐高堂,夜闻天籁鸣笙簧。下堂仰视明月光,照见乌啼金井傍。
乌啼在何处?双飞向桐树。枝头哑哑传好语,明年结巢凤来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中形象、主旨、情感,并联系诗句内容加以理解。
“碧梧翠竹堂”:碧绿的梧桐树,青青的竹子,是种在院子里的亭子,这里指种有梧桐树和竹子的院子。
前四句:“去年种桐树,绿叶高云凉。今年种新竹,已与梧树长。”诗人通过对比,写出了新栽的梧桐树已经长得很高,而新栽的梧桐树叶子却很小,说明去年种的是梧桐树,因为新栽的梧桐树还未长大,所以叶子小。后四句:“幽人读书坐高堂,夜闻天籁鸣笙簧。下堂仰视明月光,照见乌啼金井傍。”幽人(隐居的人)在高堂上读书,夜晚听见天上传来笙簧声(笙簧声就是箫管声)。幽人在台阶上抬头仰望,看见了明月照耀下的乌雀在金井旁边悲啼。
“乌啼在何处?双飞向桐树。”这两句诗运用问答形式,以问衬答,写乌雀在桐树上欢唱;“枝头哑哑传好语”描写了乌鹊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情景;“明年结巢凤来住”则想象到了明年,乌鹊将筑巢居住于梧桐树上的情景。
【答案】
示例:
碧梧翠竹堂
去年种桐树,绿叶高云凉。
今年种新竹,已与梧树长。
幽人读书坐高堂,夜闻天籁鸣笙簧。
下堂仰视明月光,照见乌啼金井傍。
乌啼在何处?双飞向桐树。
枝头哑哑传好语,明年结巢凤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