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塘二月春波深,杨柳濯濯弄轻阴。
微风袅袅金虫落,隔屋两两黄鹂吟。
飞花莫遣度流水,化作浮萍无定止。
折时须折最长条,堤边系取木兰桡。
春塘二月春波深,杨柳濯濯弄轻阴。
微风袅袅金虫落,隔屋两两黄鹂吟。
飞花莫遣度流水,化作浮萍无定止。
折时须折最长条,堤边系取木兰桡。
诗句释义与赏析
“春塘二月春波深”:描述了春天的池塘在二月时,春水波荡漾,显得格外深邃。这一句通过视觉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中。
“杨柳濯濯弄轻阴”:柳树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形成了一片朦胧的阴影。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也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微风袅袅金虫落”:微风吹过,带来了金色的光点,如同金虫在空中飘落。这里的“金虫”,可能是对落叶的比喻,既形象又生动。
“隔屋两两黄鹂吟”:远处的房屋传来了黄鹂的歌唱,声音清脆悦耳。这句诗通过声音的描写,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飞花莫遣度流水,化作浮萍无定止”:不要让飞舞的花瓣随流水逝去,它们最终会化作浮萍,无法停留。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了飞花以生命和情感。
“折时须折最长条”:选择最嫩最长的枝条来折断,意味着要选择最有价值或最完美的部分。
“堤边系取木兰桡”:在堤岸上用木兰做的桨来捕捉飞花,这个动作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译文与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基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春天池塘、柳树、春风、黄鹂等自然元素的细腻刻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木兰桡”可能是一种古代的捕鱼工具,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也有人文的情感,体现了元末文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