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没于今二十年,文章零落更谁传。
朝廷不喜刘蕡策,风月空留李贺篇。
得米养亲供子职,有才无命岂天然。
人言我貌偏相似,收读群书即旧毡。
注释:
舅氏欧耐轩:指我的舅舅,名不详。
遗槁:遗留下来的文章稿本,这里特指舅舅的遗诗。
零落:零散。
朝廷:朝廷中的人。刘蕡:唐朝诗人,曾因直言进谏被贬官。
李贺:唐朝诗人,以奇才异闻著称。
得米养亲供子职:意思是说,有了米才能供养双亲,有才能才有儿子继承家业。
有才无命岂天然:意思是说,有才能却不被赏识,不是命不好,而是命运的安排。
人言我貌相似:意思是说我长得像别人。
收读群书即旧毡:意思是说,阅读了群书就像回到了旧时读书时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读到舅舅欧耐轩的文章之后所写下的。诗的开头两句“舅没于今二十年,文章零落更谁传”,表达了作者对舅舅去世的哀伤之情以及对舅舅文章无人传承的惋惜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朝廷不喜刘蕡策,风月空留李贺篇”,则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态度和对李贺作品的赞赏。刘蕡是一个敢于直谏的人,他的策略被朝廷所不喜;而李贺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的作品却被后人传颂。
第三四句“得米养亲供子职,有才无命岂天然”,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家庭责任和宿命的看法。他认为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得到养亲和子的职业所需的粮食,而有才能却命运不济也是无法改变的。
最后两句“人言我貌相似,收读群书即旧毡”,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外界评价和阅读书籍的感慨。他认为人们说他的相貌与别人相似是因为他曾经读过许多书,而阅读书籍就像是回到了旧时读书时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舅舅文章的赞美、对朝廷态度的批判以及对家庭责任和宿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