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染红尘几岁除,琪花瑶树忆清都。
光寒秋月歌明镜,香暖春风曳绣襦。
仙态自来天上别,韵书应怪世间无。
彩云梦散箫声远,日落江山空画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衣染红尘几岁除,琪花瑶树忆清都”,此句意为:衣服被红尘浸染了几年,如今已除去它。想起那琪花瑶树在清都里。“几岁”“除”字写出了作者的感叹之情。“琪花瑶树”指的是仙境中的树木,是仙家所居之处。“清都”指天界或仙界。《旧唐书·经籍志》记载:“《三洞珠囊》五卷,《真诰》七篇,《女青要略》十卷,《太上黄素隐书》二卷,皆言房中之术。”可知,“琪花瑶树”与“清都”都是道教用语,这里借代天上的仙境。

“光寒秋月歌明镜,香暖春风曳绣襦”,此句意为:月光寒冷秋夜明亮,春风温暖春意盎然。“光寒秋月”指秋夜月光,“歌明镜”即以歌声为媒介,将明亮的月亮比喻成镜子。“香暖春风”用春天的气息形容风,“曳绣襦”即把美丽的衣裳比作锦绣。

“仙态自来天上别,韵书应怪世间无”,此句之意为:神仙的姿态从来就是天上才有的,韵书应该奇怪世上没有。“天上”指仙境,“天上别”指天上的仙境和人间不同。“仙态”指仙女的姿态,“天上别”与“人间无”形成鲜明对比。

“彩云梦散箫声远,日落江山空画图”,“彩云”指天上的彩云。“梦散”比喻仙女的离去,“箫声”指吹箫的声音。“日落”指太阳下山。“画图”指画像。此诗写景抒情,抒发对仙女的怀念之情。“彩云梦散箫声远,日落江山空画图”,诗人想象仙女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只留下她留下的音容笑貌,让人无法忘怀。

“赏析”部分,首先指出全诗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有拟人化的写法(如“秋风”“明月”),也有象征化的表现手法(如“清都”“玉楼”);然后分析诗中意象的含义及作用,最后指出这首诗表达的情感。

【答案】

示例:这首诗是一首宫怨诗。首联写宫女因久处宫中而容颜憔悴,衣衫染尘,思念远方亲人;颔联通过描绘秋月、春风等景象,表现宫女对家乡的怀念;颈联写宫女因思念家乡而神思恍惚,仿佛见到天上的仙子离宫而去;末联写宫女思念家乡的情景,想象仙女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只留下她留下的音容笑貌,让人无法忘怀。

这首诗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的写法和象征化的表现手法,使整首诗充满浓郁的感情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