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漠漠兮夜茫茫,草萧飒兮金风凉。白日淡兮雾惨,沙碛冷兮云黄。
有人兮独立而惆怅悲歌兮,南望而思乡。溯孤鸿之影灭兮书不得而远寄,惊兔走之伏莽兮那思驰骋而发狂。
上驼车于半坡,渺哑轧之馀响。认寒庐之几点兮,浮炊爨之烟苍。
天将寒兮感物变,岁欲暮兮单衣裳。三载不浴兮黧瘦质之尘垢,鬓根点雪兮乱飞蓬之秋霜。
心一去兮万馀里,望不及兮云飞扬。怀千载之向上兮人已云远,留万古之遗恨兮绵绵久长。
高台荒兮哀李陵,节旄落兮感苏郎。蔡琰悲愤兮儿呼母而失声,公主悲歌兮愿为鹄而鶱翔。
彼丈夫女子之不同兮其情况则一耳,今我之念昔兮谁后我而悲伤。
𡴘天宇之开廓兮去留野鹤之容易,垂我王之悯顾兮总归吾土而徜徉。
如醉梦兮意撩乱,重怅望兮回中肠。怅望兮苦歌思之沉郁,抱琴兮托遗调于宫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诗歌中的技巧,最后结合技巧分析诗歌的内容。

“天漠漠兮夜茫茫,草萧飒兮金风凉”两句写景,以“夜”、“金风”点明时间与季节,渲染气氛。“白日淡兮雾惨,沙碛冷兮云黄”。“白日淡”指白昼已尽,“雾惨”指黄昏时分的雾气,此时天地苍茫,一片凄迷。诗人以“惨”字形容雾气之浓,可见其心情之悲切。“沙碛冷”既写出了环境的凄凉,也暗含着内心的孤独。“云黄”则是指夕阳西下,天色渐暗。

“有人兮独立而惆怅悲歌兮南望。”这几句是写诗人的内心活动。“有人兮”一句写景,以“人”字领起下文,表明诗人的所见所闻。“独立”二字写出了他的孤独,“惆怅悲歌”四字则表现了他的忧愁苦闷。“南望”一词,既点出了他所处的地理位置,又透露出他的心绪。“溯孤鸿之影灭兮书不得而远寄,惊兔走之伏莽兮那思驰骋而发狂”,这是写他的思绪。“溯孤鸿之影灭兮书不得而远寄”二句写诗人在思念故乡之情驱使下,想要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无奈信件却无法送到远方亲人手中,只能寄托于孤鸿,希望它能将自己的思念带给远方的亲人。“惊兔走之伏莽兮那思驰骋而发狂”二句则是想象自己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一样奔跑在荒山野岭之中,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通往家乡的道路。然而,这样的想象并不能让他摆脱内心的痛苦和焦虑。

“上驼车于半坡,渺哑轧之馀响”二句写景。“上驼车于半坡,渺哑轧之馀响”二句写诗人在回家的路上,乘坐着骆驼车行走在路上。“渺哑轧”三字形象地描绘了骆驼行走的声音,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认寒庐之几点兮,浮炊爨之烟苍。”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曾经熟悉的地方——寒庐,它虽然简陋但充满了温馨的气息。“浮炊爨之烟苍”,这里既指炊烟袅袅升起的景象,也暗指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天将寒兮感物变,岁欲暮兮单衣裳。”这两句是诗人在描述自己的处境。“天将寒兮感物变”,这里的“物变”是指自然界的变化,如秋天的到来、冬天的临近等。而“天将寒”则是指天气逐渐变冷,意味着诗人已经度过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岁欲暮兮单衣裳”则是说岁月已经走到了尾声,只剩下一件单衣可以御寒,这无疑是一个令人伤感的话题。

“三载不浴兮黧瘦质之尘垢,鬓根点雪兮乱飞蓬之秋霜。”这两句是诗人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三载不浴兮黧瘦质之尘垢”,这里指的是三年来没有洗澡,使得皮肤变得粗糙,甚至沾染上了尘土和污垢。“鬓根点雪兮乱飞蓬之秋霜”,则是说自己的头发已经变得稀疏,如同被秋风吹散的蓬草一样。这些细节描写都反映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心一去兮万馀里,望不及兮云飞扬。”这两句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情感。“心一去兮万馀里”,这里的“万里”并非实指距离,而是形容诗人心中的痛苦和迷茫。“望不及兮云飞扬”,则是说他无法看到家乡的方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天空中的白云飘荡。这里的“云飞扬”既指家乡的方向,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不安。

“怀千载之向上兮人已云远,留万古之遗恨兮绵绵久长。”这两句是诗人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怀千载之向上兮人已云远”,这里的“千载”指代时间长河,而“人已云远”则表示人们已经离开了故乡,不再归来。“留万古之遗恨兮绵绵久长”则是说这种思念和怀念是永恒的,会一直伴随着自己度过漫长的岁月。

“高台荒兮哀李陵,节旄落兮感苏郎。”这两句是诗人对历史上的人物进行借古讽今的评论。“高台荒兮哀李陵”一句是对古代将领李陵的感慨。李陵曾为汉武帝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却在投降匈奴后备受屈辱。这里用李陵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的评价以及对现实的感慨。“节旄落兮感苏朗”一句则是对古代官员苏武的感慨。苏武出使匈奴被俘后,坚守节操不降,最终得以归国。这里的“苏朗”可能是对苏武的误读。

“蔡琰悲愤兮儿呼母而失声,公主悲歌兮愿为鹄而鶱翔。”这两句是诗人对历史上的人物进行赞美。“蔡琰悲愤兮儿呼母而失声”一句是对三国时期著名美女蔡琰的赞美。蔡琰不仅美貌出众,而且才华横溢,她的诗歌在当时非常受欢迎。这里的“儿呼母而失声”可以理解为蔡琰在失去母亲后的悲痛和哀伤。“公主悲歌兮愿为鹤而鶱翔”,则是对西汉昭帝时期的霍去病的赞美。霍去病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这里的“公主悲歌兮愿为鹤而鶱翔”可以理解为霍去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彼丈夫女子之不同兮其情况则一耳,今我之念昔兮谁后我而悲伤。”“彼丈夫女子之不同兮其情况则一耳”,这里的“夫男”指的是男子汉大丈夫,而“女子”则指的是妇女。两者在性别上有所不同,但在性格和情感方面却是相通的。这里的“其情况则一耳”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今我之念昔兮谁后我而悲伤”则是说现在回想起过去的种种,不禁感到忧伤和孤独,不知道还有谁能与我一起共度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这首诗的韵律整齐匀称,平仄协调,音调和谐悦耳,节奏鲜明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旅途中所作。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的心情是忧郁的。诗的前六句主要写景叙事抒情,中间两句写诗人内心的感受。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映。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感叹也有对历史的追忆和思考。

第一部分(第1~4句)写诗人眼前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天漠漠兮夜茫茫,草萧飒兮金风凉。”诗人首先描绘了夜空的辽阔和大地的寂静,接着又用“萧飒”“金风”来渲染夜晚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白日淡兮雾惨,沙碛冷兮云黄。”这两句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情绪。白天已经过去,夜晚即将来临,四周一片朦胧;而天空中的云彩也变得越来越黯淡。这一切都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孤独和悲伤。

第二部分(第5~8句)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有人兮独立而惆怅悲歌兮南望。”“有人兮独立而惆怅悲歌兮南望”一句中,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故乡的眷恋。“溯孤鸿之影灭兮书不得而远寄,惊兔走之伏莽兮那思驰骋而发狂。”这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他渴望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是信却无法送到远方的亲人手中,只能寄托于孤鸿,希望它能将他的思念带给远方的亲人。然而,这样的想象并不能让他摆脱内心的痛苦和焦虑。

第三部分(第9~12句)写诗人在回家的路上的情景以及他的感受。“上驼车于半坡,渺哑轧之馀响。”这两句写诗人在回家的路上,乘坐着骆驼车行走在路上。“渺哑轧之馀响”三字形象地描绘了骆驼行走的声音,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认寒庐之几点兮,浮炊爨之烟苍。”这两句则是说诗人终于找到了那个曾经熟悉的地方——寒庐,它虽然简陋但充满了温馨的气息。“浮炊爨之烟苍”,这里既指炊烟袅袅升起的景象,也暗指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四部分(第13~16句)诗人继续抒发自己的情感。“天将寒兮感物变,岁欲暮兮单衣裳。”“天将寒兮感物变”,这里的“物变”是指自然界的变化,如秋天的到来、冬天的临近等。而“天将寒”则是指天气逐渐变冷,意味着诗人已经度过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岁欲暮兮单衣裳”则是说岁月已经走到了尾声,只剩下一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