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地弥天日用常,寂然不动已洋洋。
但令正气无参杂,立见岐山叫凤凰。

乙巳年(1155)邵武府,建宁府,夜间坐谈时,写下这首诗呈给各位朋友:

日用日常,弥天匝地,静寂无为,洋洋得意。

只要正气,不掺杂任何杂质,就能听到岐山中鸣叫的凤凰。

注释:

①匝地弥天:形容天地间到处是。

②常:日常,日常使用的东西。

③弥天匝地:弥天,布满天空;匝地,遍及地面。

④洋洋得意:洋洋,盛大的样子。得意,称心如意。

⑤但令:只要。

⑥参杂:搀杂,掺杂。

⑦立见:立即看到。

⑧岐山:山名,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北。

⑨叫:鸟鸣,这里指凤凰鸣叫。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界万物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感悟,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和哲学思想。

首句“日用日常,弥天匝地”描绘了一幅宽广无垠、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这里的“日用日常”,既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也暗含着人生的常态和规律。而“弥天匝地”,则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广袤无垠和生生不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了第二句“寂然不动已洋洋”。这句诗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天地间的一切都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它们虽然寂静无声,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种表达方式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三句“但令正气无参杂”则是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他认为,要想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就必须摒弃杂念和杂念的影响。这里的“正气”可以理解为人的道德品质或精神追求;而“参杂”则是指那些不良的、消极的因素或欲望。诗人认为,只有保持内心纯净无暇,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和生活意义。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立见岐山叫凤凰”则是对前两句的升华和总结。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他相信,只要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坚定,就能够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奇迹,就像在山谷中听到了凤凰的啼叫声一样令人振奋和感动。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想象力,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期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