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上林苑赏方朔,发会稽兵惜虎符。
君侧此时三四辈,盍移东海换江都。

【注释】:

咏史

起上林苑赏方朔,发会稽兵惜虎符。

君侧此时三四辈,盍移东海换江都。

译文:

从上林苑欣赏方朔,到发会稽军队保护虎符。

在皇帝身边,现在有三四位这样的大臣,为什么不把东海郡的郡守调任到江都?

赏析:

是一首咏怀诗。诗中“方朔”指汉初辞赋家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惠民东北)人。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后免官家居,作有《答客难》、《非有先生书》等。《汉书·古今人表》列其入“才隐”。此诗当是借方朔之典故以喻己。“起上林苑赏方朔,发会稽兵惜虎符”,意在讽刺汉武帝重用方朔而不用贤臣,以致朝政腐败,国家危亡。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核心。“上林苑”即上林宫,汉武帝所建,位于长安城西。这里泛指朝廷。“方朔”指汉代辞赋家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东方朔曾因善辩口才被武帝召见,但后来因直言进谏而被免职,最后归乡,自号“曼倩”,故后人称他为“东方先生”。“上林苑”与“方朔”都是诗人用以象征朝廷的意象。“发会稽兵惜虎符”,意在讽刺汉武帝征伐匈奴时动用大量军队,却只派一个校尉率领几百人,致使边境空虚,百姓遭祸。“会稽兵”指汉将赵信率领的驻防边塞的军队。“虎符”是古代调兵之权令符,一符在右府,右府主军事;一符在左府,左府主外交。由右掌持右符,方可调兵;由左掌持左符,方可发兵。“虎符”是天子调兵的凭证,不可轻授。“君侧此时三四辈,盍移东海换江都”,是说当时在陛下身边的有三四个人,为什么不把他们像调虎离山一样地调开,让他们到东海郡来代替江都王刘太子。“君侧”指皇帝身边的人。“三四辈”指三个或几个。“盍”(hé)同“何”,何不。“东海郡”指今山东省郯城县。“江都王”指刘太子刘胥(前140~前139),汉武帝刘彻之子,封淮南王十年,后谋反,事败,自杀。“换江都”意谓将他们调走,让刘太子取而代之。“东海郡”和“江都王”都是诗人用以象征宫廷政变和皇族内部矛盾的意象。全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