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济太山犹是汉,匆匆把作贼关中。
久知天下无刘氏,不料人间有孔融。
【释义】:
黄河、济水和太山在古代是汉王朝的象征,现在却成了关中盗贼的据点,令人痛心。早知道天下没有刘氏家族统治,没想到还有孔融这种有才气的人物存在。
【赏析】:
此诗为咏史抒怀之作,借古讽今,抒发诗人对于时政的失望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全诗通过咏史抒发诗人对于时政的失望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首句“河济太山犹是汉”,诗人以河济太山来喻汉王朝。这里所说的“汉”并非专指汉朝。汉王朝的国祚虽然早已结束,但汉王朝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黄河、济水、泰山依然存在,而它们却变成了盗贼盘踞的关中地区。这是何等令人痛心的事情!诗人之所以这样愤激,是因为当时朝廷已经把汉王朝的旧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作为藩镇割据势力的巢穴,而关中地区则是长安的屏障。关中地区失守,长安城将不攻自破,所以诗人用“犹是汉”三字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愤激之情。
次句“匆匆把作贼关中”,诗人进一步说明关中盗贼盘踞的原因。这里所说的“贼”字,并非专指盗贼。诗人认为,关中盗贼之盛,乃是由于朝廷对关中地区的治理不善造成的。因为朝廷长期对关中地区实行分治政策,使地方官吏无法对其行使有效管辖。于是,关中地区便成了一些割据势力盘踞的根据地,从而成为朝廷的一大隐患。诗人以“贼”字来形容关中盗贼之盛,既表明了他们的行为已超出了正常的范畴,也反映了他对朝廷的不满情绪。
第三句“久知天下无刘氏”,诗人进一步指出,他早就知道天下没有刘氏家族的统治。这里所说的“刘氏”,不仅是指东汉时期的刘秀、刘玄、刘盆子等皇族成员,也包括那些曾经掌握实权的宦官、外戚等人。因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种势力纷争不断,而刘氏家族又是一个历史悠久、势力强大的家族,所以人们很难相信刘氏家族会突然消失。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诗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认为当时的朝廷已经丧失了统治能力,而刘氏家族则趁机崛起,最终取代了刘氏家族的地位。
尾句“不料人间有孔融”,诗人以孔融来比喻那些有才气而又敢于直言进谏的人。这里所说的“孔融”,并非专指东汉末年的孔融。孔融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曹操手下担任过官职,曾因直言进谏而被罢官。然而,他却是一位具有高尚节操和卓越才能的人。诗人以孔融来比喻那些有才气而又敢于直言进谏的人,既表明了自己对他们的赞赏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朝廷政治腐败和人才被埋没的忧虑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担忧以及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同时,诗人还通过咏史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呼吁人们要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