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亲忠孝岂殊途,甲有方能罪乙无。
座上研研称阮籍,不知联席是公闾。

【注释】

咏史:咏唱古代历史事件。君亲忠孝:指君主对国家和父母尽忠,子女孝顺。甲有方能罪乙无:甲有才能就能惩处乙,乙没有才能就不应该被惩罚。阮籍:字嗣宗,三国魏陈留(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公闾:指晋朝的司马氏。晋武帝司马炎废掉魏元帝曹奂,改国号为晋,建都洛阳,是为西晋,史称“西晋”。司马昭死后,子司马炎篡夺帝位,建立晋朝,史称“东晋”,司马炎就是晋惠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前两句说:“君王和臣子对国家尽心尽力并不分彼此;如果一个人有才能,就可以处罚另一个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君王和大臣们对国家都尽心尽力而不分彼此,只要一个人有才能,就可以惩罚另一个人。后两句说:“座上的先生在谈论阮籍的清高,不知他们与晋朝公卿联席共宴的宾客身份有何区别?”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座的先生们在讨论阮籍的清高,却不知道他们与晋朝公卿联席共宴的宾客身份有何区别?

整首诗通过议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古人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