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当年似姬旦,炀皇前日肖曾参。
担囊揭箧何须逐,盗贼谁无仁义心。

读史

王莽当年似姬旦,炀皇前日肖曾参。

  • 关键词: 王莽、姬旦、炀皇、曾参
  • 注释: “王莽”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原名刘秀,字文叔,后来篡夺了汉朝政权,建立了新朝;“姬旦”指的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他辅佐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炀皇”指的是隋文帝杨坚,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革新政策,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曾参”是春秋末期的贤人,孔子的学生,以忠诚和仁爱著称。
  • 赏析: 这四句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评价和看法。王莽的篡权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而周文王和杨坚则被认为是有远见和才能的领导者。

担囊揭箧何须逐,盗贼谁无仁义心。

  • 关键词: 担囊、揭箧、盗贼、仁义心
  • 注释: “担囊”是指背着包袱或袋子,形容四处奔走寻求功名利禄的人;“揭箧”是指打开箱子,形容贪婪的人搜刮财物;“盗贼”是指那些行窃的人;“仁义心”是指具有正义感和道德心的人。
  •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那些四处奔波、贪婪无厌的盗贼和那些心怀正义、富有道德感的人们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评。诗人认为,虽然有些人可能追求名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缺乏正义之心。

译文

王莽当年似姬旦,炀皇前日肖曾参。
担囊揭箧何须逐,盗贼谁无仁义心。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表达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看法,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正义和道德的坚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