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读书处,乱山生白云。
林花晴冉冉,岩瀑暝纷纷。
画此何为者,持之以赠君。
谓宜作春雨,舒卷只成文。
【注释】
方壶:古时传说中的仙山名,此借指南岳衡山。荒山:指荒凉的山。白云图:指描绘云彩的画卷。《豫章外传》:“杨子期(显民)尝问王文度(融)曰:‘方壶之山,何当得至’。王云:‘可直以钱乘船,风涛自济耳。’”
之子读书处,乱山生白云。——指自己当年读书的地方。
林花晴冉冉,岩瀑暝纷纷。——描写山林景色。
画此何为者?持之以赠君。——为何要画这幅画,是为了赠送给朋友啊。
谓宜作春雨,舒卷只成文。——应该像春雨一样,轻轻地洒下,才能发挥其作用,形成美丽的自然景象。
【赏析】
这首七绝,前四句写“画此何为者”,后四句写“谓宜作春雨”。全诗构思奇巧,别具一格,颇有情趣。
首联“之子读书处,乱山生白云。”是说当年你读书的地方,乱石丛生、云雾缭绕。诗人用“乱山生白云”这四个字形容自己读书时的环境,富有诗情画意。
颔联“林花晴冉冉,岩瀑暝纷纷。”是说树林中的花儿在晴朗的早晨轻轻摇曳,山上的瀑布在昏暗中流淌。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颈联“画此何为者,持之以赠君。”是说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呢?因为我觉得它很有意义,所以我把它送给你。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感激之情。
尾联“谓宜作春雨,舒卷只成文。”是说应该像春雨一样,轻轻地洒下,才能发挥其作用,形成美丽的自然景象。这是诗人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感悟,也是他对友情的一种寄托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