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书林闭董帷,时寻佳句写乌丝。
儿时论语今忘却,且让安昌作帝师。

【解析】

本诗是作者与友人张仲实的唱和之作。诗人在书斋中兀坐,专心致志地读书写作,他时而寻思佳句,时而挥毫疾书,将所见所感都记录下来。诗人感慨自己虽然小时候读过《论语》,但如今已全然忘记了。于是诗人自谦地说:“且让安昌作帝师”,意谓自己虽不能成为孔子这样的圣人,但也可以当个“帝师”了。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问的重视,以及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孤身独坐于书房里,闭着眼睛,把帷幄挂好。时不时就寻找一些妙语佳句来写在纸上,以抒发心中的豪情。我儿时学过《论语》,但现在早已忘记。现在让我来为安昌做一回老师吧!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用典自然贴切,言简意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首联两句说:我独自坐在书房里,闭目凝神,把帷帐挂上,不时地寻觅一些妙语佳句写在纸上,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兀坐书林”是说自己在书斋中孤寂地坐着;“闭门”“董帷”“乌丝”三词皆见王维《酬张少府》诗“惆怅前年春,今宵花正开。开时不合种,种时不合栽。”

颔联两句说:我儿时学过《论语》,但现在早已忘记。“论语”指《论语》这部儒家经典的名称。这两句是说:我现在想向安昌学习,做他的老师。“时寻佳句”即时常吟咏诗句的意思,“且让安昌作帝师”意思是现在我要向他学习,让他成为我的学生。

这首诗表达诗人对知识、学问的渴求和重视,也表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