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己终成物,为人适丧己。
得之以为重,丧者深可耻。
与其乞墦生,不若蒙袂死。
贫贱勿失色,富贵亦勿竞。
穷达本无心,安于义与命。
人受命于天,颜孟独能正。
得己堂
为己终成物,为人适丧己。
得之以为重,丧者深可耻。
与其乞墦生,不若蒙袂死。
贫贱勿失色,富贵亦勿竞。
穷达本无心,安于义与命。
人受命于天,颜孟独能正。
注释:
- 为己终成物:指为自己而活,最终却成为外物。
- 为人适丧己:指为了他人而活着,最终却失去了自我。
- 得之以为重:得到它(名利)就会觉得负担重重,感到羞愧。
- 乞墦生:乞丐在祭坛上祈求食物。
- 蒙袂死:蒙着面,以死相抗。这里指的是宁愿自杀也不愿苟且偷生。
- 贫贱勿失色:贫穷低贱时不要失去气节。
- 富贵亦勿竞:富贵时也不要与人争斗。
- 穷达本无心:无论穷困还是富有,都不应该有所贪心或妄念。
- 安于义与命:安心于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义以及命运的安排。
- 人受命于天:人的生命是受到天命的。
- 颜孟:指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位儒家学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为己”和“为人”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选择。诗中强调了个人应该保持内心的独立和尊严,不应因外界因素而改变自己的本质。同时,诗人也提出了对于生死的态度,认为即使是贫困或者死亡,也不应该失去自己的原则和尊严。这首诗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一些重要理念,如天命、仁义、节操等,是古代文人对于人生哲理的一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