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石有玉,楚国无人知。
再献犹弗售,抱璞空自悲。
他日遇良工,乃始称其奇。
宝传数百载,邯郸又得之。
秦人请城易,赵氏以为疑。
不予宁负曲,予之恐见欺。
相如奉使往,持璧指瑕疵。
冲冠遽如许,睨柱欲何为。
衣褐已归赵,汤镬安足辞。
奇哉古若人,掩卷空嗟咨。
是非定百世,成败止一时。
天生此尤物,前后成祸基。
有美当韫椟,炫鬻诚非宜。
和氏不待价,刖足将尤谁。
人才国轻重,璧岂系安危。
相如真暴虎,虽死悔莫追。
二子有遗憾,仲尼真吾师。
泗滨一片石,不染自成缁。
上有华林字,疑是故物遗。
春官雅好古,传载烦文移。
主人不敢惜,持贡白玉墀。
埋光经几年,不与赏音期。
无意博连城,得失轻毫厘。
二事拟非伦,聊以资吾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诗中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爱情和友情的深深感慨。
诗句释义:
- 荆山石有玉,楚国无人知。
注释:在古代,人们认为石头中藏有美玉,但是楚国人却不知道。
- 再献犹弗售,抱璞空自悲。
注释:即使我再献上美玉,也不会有人欣赏,我只能抱着璞石独自悲伤。
- 他日遇良工,乃始称其奇。
注释:总有一天会遇到一个能识货的工匠,才能发现它的价值。
- 宝传数百载,邯郸又得之。
注释:这件宝物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又在赵国再次得到。
- 秦人请城易,赵氏以为疑。
注释:秦国人请求用城池换取它,但是赵国人却持怀疑态度。
- 不予宁负曲,予之恐见欺。
注释:如果不给他们,我担心他们会欺骗我们。
- 相如奉使往,持璧指瑕疵。
注释:司马相如奉命出使,手持宝玉指出它的瑕疵。
- 冲冠遽如许,睨柱欲何为。
注释:他怒气冲冲地指着柱子,想要做什么呢?
- 衣褐已归赵,汤镬安足辞。
注释:我已经穿着粗布衣服回到了赵国,受汤镬之刑又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呢?
- 奇哉古若人,掩卷空嗟咨。
注释:真是古代的贤人啊!他读完书后感叹不已。
- 是非定百世,成败止一时。
注释:是非问题会影响百世,成功与失败只在一时之间。
- 天生此尤物,前后成祸基。
注释:上天造就了这件宝贝,但它前后都成为祸害的根源。
- 有美当韫椟,炫鬻诚非宜。
注释:有了美好的事物应该放在盒子里珍藏,炫耀是不适宜的。
- 和氏不待价,刖足将尤谁。
注释:卞和氏没有等待价值被发现就砍去了脚,那么谁会为他感到惋惜呢?
- 人才国轻重,璧岂系安危。
注释:国家的强弱取决于人才,而璧玉难道能够决定国家的安危吗?
- 相如真暴虎,虽死悔莫追。
注释:司马相如真是勇猛如虎,即使死了也后悔莫及了。
- 二子有遗憾,仲尼真吾师。
注释:这两位兄弟都有遗憾,孔子才是我的老师啊!
赏析:
这首诗以“无题”为题,实则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情感和友情的深沉思考。诗人通过对石头的描写,引出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及对人性的思考。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