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宜山低一拳石,气压华嵩千丈碧。
不论城市与林丘,爱山例是诗人癖。
寒泉修竹苍崖底,青山解与高人语。
花落猿吟总是机,举似山僧尽成句。
山僧来献诗人号,百种不如山色好。
德庆禅床明月夜,馆娃人海红尘晓。
我知山心雅好静,荦确不容车马造。
草堂宜雨又宜晴,藜杖芒鞋时一到。
雅宜山在城西五十里有德庆庵在其下穹窿山福顺寺长老绍尧翁作诗取以雅宜为号求诗
雅宜山,位于城西五里处,有德庆庵。穹窿山福顺寺的长老绍尧翁写了一首诗来取名雅宜。
雅宜山低一拳石,气压华嵩千丈碧。
不论城市与林丘,爱山例是诗人癖。
雅宜山下的一尊拳头大小的石头,高耸入云,压住了华岳、嵩山的气势。无论城市还是山丘,都喜欢山,这已经成为了诗人的癖好。
寒泉修竹苍崖底,青山解与高人语。
花落猿吟总是机,举似山僧尽成句。
在寒泉和修长的竹子下面,苍老的悬崖之下,青山可以跟高人交谈。花落时猿猴在歌唱,这是自然界的节奏,举起它就像山中的僧人用这些自然的节奏创作诗句。
山僧来献诗人号,百种不如山色好。
德庆禅床明月夜,馆娃人海红尘晓。
我了解山中人的雅致,粗犷的不容许车马通行。草堂适宜下雨又适合晴天,藜杖芒鞋时不时地就到那里。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雅宜山景色的七言律诗。首联直接点题,描绘出雅宜山的雄伟景象。颔联通过“爱”这个字表达了作者对山的情感,认为无论城市还是山丘都喜欢山。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象,寒泉修竹苍崖底,青山解与高人语,花落猿吟总是机,举似山僧尽成句,形象逼真,生动传神。尾联则是写山僧的生活,德庆禅床明月夜,馆娃人海红尘晓。表达了作者对于山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山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