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莫盛乾淳间,虞范诸贤鬓未斑。
功名草草负遗恨,老死不见巩洛山。
我近经行石湖路,范家水名王家墓。
风流一代竟澌尽,手泽何人为珍护。
直当慷慨论兴亡,奚暇悲歌叹衰暮。
【注释】
范石湖:指南宋诗人范成大,字尧夫。白髭:指他的胡须雪白。行:诗篇。后:即《书范石湖白髭行后》。乾、淳:宋高宗赵构的两个年号。虞范诸贤:指虞允文、范成大等。鬓未斑:指他们年轻时的风采。功名:指他们的功业。草草:指匆匆忙忙。负遗恨:指未能完成功业,遗留下遗憾。巩洛山:指洛阳附近的龙门山,相传是范成大和虞允文曾登临游览的地方。我:作者自称。经行:经过。石湖路:指范成大在石湖(今浙江绍兴)一带作官时的路线。王家墓:指范成大墓地。风流一代:指范成大。竟:尽。澌尽:消尽,消逝。手泽:指遗留下来的遗迹。何人:何代人。珍护:珍惜保护。慷慨:悲壮激昂的样子。兴亡:国家盛衰。奚暇:哪有什么闲暇?叹衰暮:感叹衰老。
【赏析】
此诗为《书范石湖白髭行后》,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范石湖自比,抒发了他对当时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愤懑之情。全诗分四段,每段四句,共八句,押韵规整,节奏鲜明。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境高妙。
前四句写景抒情。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渡江莫盛乾、淳间”,说明自己是在乾、淳年间来到杭州的。“莫盛”,即兴盛、繁盛,与下文的“衰微”形成鲜明对比。接着,用“虞范诸贤”的典故,表明自己虽身处杭州,却怀有匡世济民的抱负。“鬓未斑”三句,写范石湖当年英姿勃发,功成名就时的情形,而如今已垂垂老矣,但功名事业未竟,令人遗恨无穷,以致老死他乡,不得再见故土。这几句既是写景,又兼寓情,既写出了范石湖的豪放性格,又暗含了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不满和愤慨。
中间四句写自己途经范石湖故居,看到故居已经荒凉冷落,感慨万分。“风流一代竟澌尽”,意思是说,曾经风流一世的范石湖,如今也变得人烟稀少,草木凋敝,一切都消沉了。“手泽何人为珍护”,意思是说,连他的遗迹也被人们遗弃了,更不要说去珍视保护了。这里不仅写出了范石湖生前的辉煌成就及其影响之广,而且流露出诗人对范石湖的怀念之情和对其不幸结局的惋惜。
最后四句,诗人以慷慨激昂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直当”四句,意思是说,面对国家兴衰存亡的大问题,我们应当挺身而出,慷慨陈词,痛斥那些苟且偷生的无耻之徒。“奚暇”三句,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这种卑劣行径的鄙视和不屑。
此诗通过描写杭州范石湖故居的荒凉,来抒发诗人自己心中积郁已久的愤懑不平之气。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高远,富有感染力,堪称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