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下邑荒江滨,有眼不识钱塘春。
朅来南北两高峰,乍见西施真美人。
晓妆浓淡看不足,誓结鹑衣老湖曲。
安知湖曲有高人,如此仙姿尚嫌俗。
别寻大涤登天柱,气压群峰三十六。
归来书窗风雨夕,潜听三竺山灵哭。
眷言玉局老飞仙,摩挲铜狄今几年。
神蛟飞鼠亦何有,金堂玉室空茫然。
天风吹醒丹泉酒,碧桃津远人回首。
石上禽馀捣药声,绝怜无诀授长生。
今年却被山灵笑,依旧湖堤拾芳草。

甲申春,张菊存游洞霄诸公饯诗盈轴,越明年余过故都补行卷之末。

春申下邑荒江滨,有眼不识钱塘春。

朅来南北两高峰,乍见西施真美人。

晓妆浓淡看不足,誓结鹑衣老湖曲。

安知湖曲有高人,如此仙姿尚嫌俗。

别寻大涤登天柱,气压群峰三十六。

归来书窗风雨夕,潜听三竺山灵哭。

眷言玉局老飞仙,摩挲铜狄今几年。

神蛟飞鼠亦何有,金堂玉室空茫然。

天风吹醒丹泉酒,碧桃津远人回首。

石上禽馀捣药声,绝怜无诀授长生。

今年却被山灵笑,依旧湖堤拾芳草。

【注释】

甲申:年号。

张菊存:即张孝祥。

春申:春秋时吴国地名,这里指杭州。

南高峰:指钱塘江边的南屏山,又名南高峰。

北高峰:指钱塘江边的北屏山,又名北高峰。

西施:春秋时期美女。

鹑衣:鹑鸟之衣,比喻贫苦的衣着。

大涤:即大涤洞,位于浙江绍兴。

天柱、群峰三十六:天柱峰,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北。

三竺(zé):古印度佛寺名,在杭州西湖东南面。

玉局:宋代内侍省所属玉清宫局,在杭州城西南。

铜狄: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龟,能喷水灭火。

丹泉:相传为仙人修炼之处。

碧桃津、人回首:都是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石上禽:指石上的鸟兽。

铜狄:传说中神兽名,形似龟,能喷水熄火。

天风:天上的风气。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春天游浙江杭州时所作。当时作者正被贬官闲居上饶,此诗作于他到杭州后不久,写于淳熙六年春。

开头两句点明题目,交代了诗人游历杭州的时间和地点,并抒发了自己对江南风景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朅来”二字用得十分贴切,它表明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并非偶然。而“南北两高峰”,则又把读者的视线引到了杭州的山水之中。

第四句“乍见西施真美人”,运用了典故,把西施比作美人。而这句诗又引出了后面五句中的许多名胜古迹与神话传说。

第五句以“誓”字领头,表明了诗人要在这里长住下去的决心,也表现了他对杭州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第六句写诗人要在这里隐居的原因。他是因为看到杭州的景色美不胜收,才决定在此地定居下来的。

第七句“安知湖曲有高人”,则是说不知道杭州的山水之中,是否有像自己一样的人。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杭州的熟悉程度,也表现出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第八句“如此仙姿尚嫌俗”,则又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对杭州美景的喜爱之情。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已经达到了可以傲视世俗的地步,而杭州这样的美景却仍然不能令他心动,这也表现出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之心。

第九句“别寻大涤登天柱”,则是说自己要在杭州寻找一个能够让自己隐居的好地方,而天柱山就是其中的一个选择。这里的“别寻”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杭州的眷恋之情,也表现出了他的决心。

第十句“气压群峰三十六”,则是说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足以傲视群雄的地位,而群峰三十六则是指杭州周围的群山之多。

第十一句“归来书窗风雨夕”,则是说自己回到了杭州后的情景。这里的“书窗”一词,既表现出了诗人对杭州的熟悉程度,也表现出了他的闲适之感。

第十二句“潜听三竺山灵哭”,则是说在夜晚时分,自己静静地听着三竺山上的神祗们哭泣,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也表现出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第十三句“眷言玉局老飞仙”,则是说自己在杭州找到了一个能够让自己隐居的好地方——玉局山。这里的“眷言”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杭州的眷恋之情,也表现了自己的决心。

第十四句“摩挲铜狄今几年”,则是说自己已经在玉局山住了几年了。这里的“摩挲”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玉局山的喜爱之情,也表明了自己的坚定决心。

第十五句“神蛟飞鼠亦何有”,则是说在玉局山中,也有那些令人讨厌的事物出现,但它们又有什么可怕的呢?这里的“亦何有”一词,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胸怀,也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

第十六句“金堂玉室空茫然”,则是说在玉局山中,虽然有着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资源,但却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这里的“金堂玉室”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玉局山的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他的无奈之感。

第十七句“天风吹醒丹泉酒”,则是说在玉局山中,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清凉的感觉从身上传来,让人感到舒适无比。这里的“天风”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玉局山的喜爱之情,也表明了他在玉局山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

第十八句“碧桃津远人回首”,则是说在玉局山中,每当看到远处的桃花溪流时,都会让人感到心旷神怡、陶醉其中。这里的“碧桃津”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玉局山中美景的喜爱之情,也表明了他在玉局山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

第十九句“石上禽馀捣药声”,则是说在玉局山中,有时也会听到一些鸟儿在石上啄食的声音,那是在为人们采药制药做准备。这里的“石上禽馀”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玉局山中美景的喜爱之情,也表明了他在玉局山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

第二十句“绝怜无诀授长生”,则是说在玉局山中,有时会听到一些鸟儿在鸣叫的声音,那是在向人们传授生命的道理。这里的“绝怜”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玉局山中美景的喜爱之情,也表明了他在玉局山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

第二十一句“今年却被山灵笑”,则是说今年又是一年过去了,而自己在玉局山中的生活依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里的“却被山灵笑”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玉局山中生活的无奈之感,也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第二十二句“依旧湖堤拾芳草”,则是说在玉局山中,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找到一片美丽的风景来欣赏。这里的“依旧”一词,既表明了自己在玉局山中生活的不变之处,也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又有对人生经历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