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官塘官树阴,征鞍催发短长亭。
荆吴雨涨河流白,齐鲁春归岱岳青。
玉宇风云开北极,金台日月聚文星。
近闻下诏求贤急,刘向终须论五经。

迢递官塘官树阴,征鞍催发短长亭。

荆吴雨涨河流白,齐鲁春归岱岳青。

玉宇风云开北极,金台日月聚文星。

近闻下诏求贤急,刘向终须论五经。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迢递官塘官树阴

  • “迢递”:形容距离遥远或道路遥远。这里指官塘(可能是指一个池塘或小湖)与周围的环境显得遥远而孤寂。
  • “官树阴”:指官府的树木带来的阴凉。这里的“官树”可能指代官府中的树木,给人一种庄重、清雅的感觉。
  • 整体解读:诗人用“迢递”描绘了官塘的环境,而“官树阴”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为送别的场景增添了一丝凄美与不舍。
  1. 征鞍催发短长亭
  • “征鞍”:指旅途中骑的马鞍。
  • “催发”:催促启程。
  • “短长亭”:古时设在道路上供行人休息的长亭,也用来传递书信。
  • 整体解读:“征鞍”和“短长亭”两个词语共同构成了一幅旅途中的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杨仲弘远行的不舍以及对路途艰险的担忧。
  1. 荆吴雨涨河流白
  • “荆吴”:泛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 “雨涨河”:雨水上涨,使得河流水位升高,颜色变得浑浊。
  • “白”:形容词使用不当,这里应是形容河水因雨涨而变浊,而非白色。
  • 整体解读:此句形象地描绘了江南地区在雨季时河流被雨水冲刷得浑浊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离别时的无奈与哀愁。
  1. 齐鲁春归岱岳青
  • “齐鲁”: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和鲁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一带。
  • “春归”:春天到来,万物复苏。
  • “岱岳”:泰山的别称,位于山东省中部。
  • “青”:颜色词,表示绿色。
  • 整体解读:这句诗通过对比春秋时节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杨仲弘即将踏上新征程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寄托了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译文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马臻的作品,通过生动细腻的语言,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厚谊。全诗共四句,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以及作者的内心感受。

1. 译文注释

  • “迢递官塘官树阴”:形容官塘的景色遥远而孤寂。
  • “征鞍催发短长亭”:描述了旅途中马鞍急促地催人前行,而长亭则是短暂的休息之所。
  • “荆吴雨涨河流白”:描绘了荆吴地区雨季时河流被雨水冲刷得浑浊的景象。
  • “齐鲁春归岱岳青”:借用春秋时节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杨仲弘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
  • “玉宇风云开北极”:以玉宇比喻朝廷,风云代表朝政变化,开北极象征希望国家能够迎来光明的未来。
  • “金台日月聚文星”:金台可能指皇宫或重要场所,日月聚文星则寓意着人才荟萃、星光璀璨。
  • “近闻下诏求贤急”:听到朝廷近日急需贤才的消息。
  • “刘向终须论五经”:引用《左传》中刘向的故事,表达自己终将致力于儒家经典研究的坚定信念。

2. 赏析

  • 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将送别的场景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情操。同时,诗中融入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感慨,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共鸣。
  • 诗中提到的“玉宇风云开北极”、“金台日月聚文星”等意象,不仅富有诗意,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些意象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展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与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关切与期待。
  • 整首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优美,韵律和谐。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庄重又抒情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送别现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思考。

《送杨仲弘之京》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送别之作。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杨仲弘远行的支持与鼓励,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期望。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体现了元代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