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竹疏帘春昼□,疾风甚雨满江南。
又逢寒食一百五,不觉行年六十三。
楚女腰肢从妙舞,晋人标格祇清谈。
不劳燕子终朝语,冷暖时情我自谙。
寒食日
密竹疏帘春昼长,疾风甚雨满江南。
又逢寒食一百五,不觉行年六十三。
楚女腰肢从妙舞,晋人标格祇清谈。
不劳燕子终朝语,冷暖时情我自谙。
注释:
密竹疏帘春昼长,疾风甚雨满江南。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午后的景色。密竹疏帘,即指竹制的窗帘。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但天气却变幻莫测,一会儿是疾风骤雨,一会儿又是和风细雨。这种天气在江南地区尤为常见,使得整个江
南都笼罩在风雨之中。
又逢寒食一百五,不觉行年六十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寒食节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举行,这是一个纪念忠臣介子推的日子。而诗人已经度过了整整六十三个春秋,感叹岁月如梭。
楚女腰肢从妙舞,晋人标格祇清谈。
这里的“楚女”指的是楚国的女子,她们身姿曼妙,如同舞蹈一般。而“晋人”则是指晋国的人,他们的风度优雅,只注重谈论。诗人通过对比来突出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一种是以歌舞为乐,另一种则是以清谈及为乐。
不劳燕子终朝语,冷暖时情我自谙。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燕子是候鸟,它们终年都在迁徙,而诗人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同样地,诗人也能理解世间万物的变化与规律,无需过多地操心或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通过对四季更迭、时光变迁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感慨。首联“密竹疏帘春昼长,疾风甚雨满江南”,描绘了春天午后的景色,同时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颔联“又逢寒食一百五,不觉行年六十三”,诗人通过寒食节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历史的感慨;颈联“楚女腰肢从妙舞,晋人标格祇清谈”,通过对比楚国女子和晋国人的风度,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不同见解;尾联“不劳燕子终朝语,冷暖时情我自谙”,诗人通过燕子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认知能力,认为自己能够理解世间万物的变化与规律,无需过多地操心或忧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