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转节候,杂芳丽原隰。
山中寒食近,啼鴂亦已急。
新冢有人祭,古墓无人泣。
伤心名利骨,瑟瑟土花湿。
石马悲无声,空对东风立。
【注释】
青阳:指春分。
转节候:指节气变化。节,节气;候,气候。
杂芳丽原隰(xí):各种花卉在平原上生长。杂,繁多;芳,花草;丽,鲜艳美丽;隰,低湿之地。
山中寒食:即清明,古人于清明节这天扫墓祭祖、踏青郊游。
啼鴂(chuò zhé):一种杜鹃鸟,其鸣声悲切,所以叫“啼鴂”。
新冢:刚挖好的坟。
古墓:已久无人祭扫的坟墓。
伤心名利骨:伤心的是那些被名利所累的人的身体。
瑟瑟土花湿:形容春天草木丛生,土地潮湿。
石马:指刻有图案的石碑或石马,古代用于纪念死者。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山中寒食》诗。这是一首咏怀诗,借清明节扫墓之由,抒发自己对名利得失的感慨。诗中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发而充满哀愁的山水画面。全诗写景细腻,寓情于景,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首联点出时间:“青阳转”,指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节令变化。
颔联描绘清明时节的情景:“杂芳”句写百花竞放,“有人”与“无人”形成对照。这两句既写出了大自然的欣欣向荣,又暗喻了人间的生死离合。
颈联进一步渲染了节日气氛:“伤心名利骨”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超脱,“伤心”二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哀。
尾联用一物象征,以“石马”代指墓碑,“无声”与“空对东风立”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