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皆结心,其意能断金。今交皆结金,倏忽能变心。
取舍既殊轨,反掌生陆沉。正平一朝忤黄祖,有若将身投猛虎。
子桑莫逆忘其生,乃能相与无相与。古人今人皆足悲,百年忧乐须臾期。
男儿节义死不变,谁肯心怀未济时。呜呼谁肯心怀未济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意》组诗中的第三首。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人性善恶的思考。
- 后结交行(注释:后来结交)
- 古交皆结心(注释:古代的交往都是真心的)
- 其意能断金(注释:他们的意图坚定如金)
- 今交皆结金(注释:现在的交往都是虚假的)
- 倏忽能变心(注释:突然就能改变心意)
- 取舍既殊轨(注释:选择和放弃已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 反掌生陆沉(注释:翻手之间就能产生巨大的变化)
- 正平一朝忤黄祖(注释:张正平在一天之内得罪了黄祖)
- 有若将身投猛虎(注释:有若将自己的身体投入猛虎之中)
- 子桑莫逆忘其生(注释:子桑莫逆忘记了自己的生命)
- 乃能相与无相与(注释:这才能够相互理解和不相互理解)
- 古人今人皆足悲(注释:古人和今人都值得同情)
- 百年忧乐须臾期(注释:百年来的忧虑和快乐都像一瞬间一样短暂)
- 男儿节义死不变(注释:男子的义气和节气在死亡面前是不会改变的)
- 谁肯心怀未济时(注释:谁会在事情没有完成之前就放下心中的想法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交往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的看法。他认为,古人在交往中都是真诚的,而现代人却在表面上建立了关系,却忘记了彼此的真心。这种转变让作者感到悲哀和无奈。同时,他也看到了一些英勇的人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依然坚守自己的道义和信念,不屈不挠。这些人物的行为让作者深感敬佩,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它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往往会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改变自己的本心,这种行为让人感到痛心。然而,它也赞扬了一些人在面对困难时,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道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这首诗通过对这两种人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