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徐州山,骨立天风不受寒。
樊侯古冢七抔土,飞沙野蔓斜阳残。
舟人指点向余说,侧望淹留寸心切。
欲酹清樽吊古祠,衮衮长河流不歇。
徐州山峦叠嶂,巍峨屹立。
樊侯古冢,七抔黄土,风中矗立,不惧严寒。
飞沙走石,野草蔓生,斜阳下,残阳如血。
舟人指点江山,余心依依,欲酹清樽,吊古祠前。
流向远方,永不停歇。
三百六十徐州山,骨立天风不受寒。
樊侯古冢七抔土,飞沙野蔓斜阳残。
舟人指点向余说,侧望淹留寸心切。
欲酹清樽吊古祠,衮衮长河流不歇。
徐州山峦叠嶂,巍峨屹立。
樊侯古冢,七抔黄土,风中矗立,不惧严寒。
飞沙走石,野草蔓生,斜阳下,残阳如血。
舟人指点江山,余心依依,欲酹清樽,吊古祠前。
流向远方,永不停歇。
【诗句释义】 送范起之赴海盐州判分得一字 乔木留高阴,多君富儒术。 分符佐海郡,不减江左逸。 眷兹乡党彦,饯祖宾筵秩。 此邦足鱼盐,利自氓庶出。 愿言问凋瘵,惠化均所恤。 万物适生意,兹理在得一。 维时青春深,鸟语桑间日。 怀君郁素袍,返轸守蓬荜。 倘寄云中书,飞鸿及秋律。 【译文】 乔木树荫下留下你的身影,你的才学深厚,才华横溢。 你被任命为海盐的地方官,这样的职位并不逊色于江南的人才。
【注释】: ①半窗落月人老,一夜东风燕来:半窗的月光洒满屋子,照得我年老体衰。春风送来燕子,飞来飞去。 ②迢递春归几度:春天又回来了几次。 ③依稀梦忆三台:梦中依稀地想起那三台山。 【赏析】: 《春日偶成》是北宋文学家晏殊的作品。此诗以“半窗落月”、“一夜东风”开首,点明时间、节候,渲染了一幅静夜思妇图。“人老”二字,既写出了思妇的年龄,又透露出她对丈夫久别思归的关切;“风来”、“月落”
诗句释义: 1. 北风万里吹石裂,古树槎枒摧朽铁。 - 北风万里吹石裂:形容寒冷的北风吹过,连石头都仿佛被吹裂了。 - 古树槎枒摧朽铁:指古树因年久失修而变得脆弱,仿佛能摧毁腐朽的铁。 2. 群乌哑哑如苦饥,倦飞还向空林歇。 - 群乌:指一群乌鸦。 - 哑哑如苦饥:乌鸦的叫声听起来像是在抱怨食物不足(苦饥)。 - 倦飞还向空林歇:疲惫的乌鸦选择返回空旷的树林休息。 3. 孤村荒寒得食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唐十八学士图》中的一首。 诗句翻译: 1. 唐家的天子尊贵,黄色的车驾象征皇帝的权威;大业隆兴,调玉烛来比喻政治清明。 2. 当年那十八位学士都登上了仙界的瀛洲,他们每天在弘文馆中侍奉皇帝,分别担任了三百六十个官职。 3. 两京(指长安和东都洛阳)初定,四海清宁,这是古代难能可贵的盛世景象。 4. 君王圣明,臣子贤良,这是古代难以复制的历史条件。 5. 立本图真
【注释】 野渡:野外的渡口。芳草:香软的草地。杜鹃(dujuān):即杜鹃鸟,又名杜宇,传说是蜀帝杜宇死后化为鸟。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词,描写了一幅送别友人时的景色和心境。首句“野渡”点出地点是野外渡口;“绿波”指渡口边泛着绿波的大江,这两句写送别的环境,为后文写别情作了铺垫。三、四两句是全诗的中心,写诗人对友人临行之际的依依不舍之情。“落日青山”是送别时的背景,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
【注释】 1. 南山:指终南山。 2. 西隐楼:指终南山中隐者居住的西楼。 3. 清阴:指山中清凉的树木。 4. 天风:指秋风。 5. 平湖:指平静的湖水。 6. 仰山月:指仰山中的明月。 7. 德人: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8. 素练:白色的绸绢。 9. 写此:以白绸绢写此诗。 10.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的人。 【赏析】 此为寄给终南隐者的作品。全诗以“月”为中心意象,借咏月抒怀
杂咏四首 其三 译文:楚尾吴头旧梦,水边山际闲情。 一夜杏园风急,等闲吹老莺声。 注释: 杂咏四首: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四首,这是第三首。 楚尾吴头: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借指杭州。 旧梦:往事,往昔的梦境。 闲情:闲散之情。 杏园:即杏花村,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等闲:轻易,随意。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杭州的所见所闻所感。前两句写景,表达了对杭州美景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注释】 澉川:地名,古地名。杨如山:人名。 九方皋:传说中的善于相马者,传说他曾在沙丘遇见一匹骏马(黄骊),但不知其为公母,只知为天下至良之马。后被推荐于秦穆公,穆公说:“马,雌雄尚不可辨,又安能知其良驽?”遂辞而不受。 沙丘:古地名。 沧海边:大海之边际。钓鳌手:相传东海有巨鳌(大龟)每年冬夏常游于渤海,有人能得此鳌则富贵。 论文:交结朋友。托契:投靠某人。输心胸:倾诉胸臆。倾绿酒
【注释】 1. 溪风:指微风吹拂。长松:古松。寻幽人:寻找幽静地方的人。支筇:拄着竹杖。注:通“注”,流注、注入。林壑:山林的幽深之处。良朋:好的朋友。眇何许:何处能找得到。杂树:参差分布的树木。森:茂密。草阁:指茅草搭成的房屋。 2. 发深机:打开深奥的画法。笔底气参错:用笔法和气韵交织在一起,显得错落有致。我昔:我从前。事:从事于。扁舟:小舟。识:了解。山水乐:欣赏山水的乐趣。月驶:明月运行
【注释】 九华山:位于今安徽省池州市境内。崔嵬(cuī wéi):高耸入云的山。融结:指凝结、融合。真宰:道家所说的“天尊”、“上帝”。神器:神妙之物。钟:聚集。云物:自然景物。挺挺:挺拔的样子。秦大夫:即秦桧,南宋宰相。冻蛟:《淮南子》卷十:“寒至则凝而为冻,故谓之冻。”《文选·枚乘<七发>》:“蛟龙冬藏而不见”,李善注引郭璞曰:“蛟冬则潜于渊底,不见其形。”掉:脱落。张偃盖:张开车盖
诗句: - 花开空山春,穷幽到绝顶。 - 入寺逢远公,顿觉尘虑屏。 - 遂作莲社游,把酒酹龙井。 - 万生各有态,得意还自领。 - 此乐殊未极,落日倒林影。 - 明朝下山去,笑别风篁岭。 译文: 春天的花朵盛开在空寂的山间,我深入到了最幽静的地方。 进入寺庙后见到了一位名叫远公的僧人,顿时感觉尘世的烦恼被一扫而光。 于是加入了一个莲花社的游历团,我们一边饮酒一边欣赏龙井的美丽风光。
移兰 幽兰杂桃李,开花无清香。 本具岩壑姿,庶得韬耿光。 误入芳园中,乃觉气不扬。 少年不我顾,志士徒见伤。 偶值朝雨馀,日吉复时良。 呼童斸春泥,移根上高冈。 为尔去萧艾,晓露滋瀼瀼。 永托松竹阴,尔生岂不昌。 细叶舒冷翠,贞葩结青阳。 缓缓趋土脉,慎勿近路傍。 路傍多辙迹,曲曲如羊肠。 恐尔遭采掇,委质儿女将。 哀哉楚灵均,细佩荷为裳。 斯人不可见,谁能复其常。 遂令蘼芜辈,各自争芬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致。 堤晚游人争渡:在傍晚时分,堤上的游人争相渡过河流去游玩。这里的“堤”指的是河堤,是人们散步或游玩的地方。“晚”指的是傍晚时分。“游人”指的是那些出来游玩的人们。“争渡”表示他们急于过河,想要去那里游玩。 花密流莺乱鸣:花朵繁多密集,使得蜜蜂和蝴蝶等小昆虫纷纷飞舞,发出清脆的鸣叫声。这里的“花密”意味着花朵繁多,密集。“流莺”是指飞来飞去的鸟儿
注释:在烟之外,有位幽居的高人独自站立。夕阳正照射着平台的上空。野鹭排成队飞向远方,山云断续地归来。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画面。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静景为主,以动景为辅,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第一句“杂咏六言三首”表明这是一首词,共有六言三首的意思。第二句“烟外幽人独立”描绘了一位幽居之人站在烟雨朦胧的地方,独自面对自然
注释:楚地和吴地的交界处是旧梦,水边和山际有闲情。 一夜之间杏园的风很急,轻易吹老了莺的声音。 译文:楚国和吴国的交界处是旧梦,水边山际有闲情。 一夜之间杏园的风很急,轻易吹老了莺的声音。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融合的抒情诗。首句“楚尾吴头旧梦”以地域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怀念。次句“水边山际闲情”,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