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帻倚书楹,寒砧彻四城。
马归人独语,雁过月初生。
寂寂候虫急,凄凄落叶清。
客怀谁与共?
搔首见参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所作的《次韵陈刚中待制初秋》。诗中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岸帻倚书楹(岸边)倚(靠)着(在)书(书籍)楹(横木,柱子)上(在……上),(他)冷清清地倚靠在书柜的横木上(在横木上)。
    注释:岸边,靠近水边的地方;倚,靠;书楹,书架上的横木。

  2. 寒砧彻四城(寒砧的声音穿透了整个城市)(寒冷的砧声传遍了全城),(听到砧声的人)都感到寒冷。
    注释:砧,古代的一种石臼;彻,穿透;四城,整个城市。

  3. 马归人独语(马儿归来时,只有一个人静静地说),(他独自地说着话)。
    注释:人独语,只有一个人默默地说话。

  4. 雁过月初生(大雁飞过的时候,月亮刚刚升起),(看到月亮的时候)。
    注释:雁过,大雁飞过;月生,月亮升起。

  5. 寂寂候虫急(寂寞中的蟋蟀叫声急促),(蟋蟀的叫声急促)。
    注释:寂寂,寂静;候虫,即蟋蟀。

  6. 凄凄落叶清(凄凉的秋风扫过,落叶显得更加清新),(看到落叶的时候)。
    注释:凄凄,凄凉;落,落下;清,清新。

  7. 客怀谁与共(客人心中无人能共赏),(独自一人的时候)。
    注释:客怀,客人的怀抱;谁与共,没有人能和他一起欣赏。

  8. 搔首见参横(抬头看见北斗七星之一参星已经横贯天空),(看着星空的时候)。
    注释:搔首,用手挠头的动作;参横,北斗七星之一参星已横贯天空。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初秋时节的景色和感受,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寒砧、雁过、月光、蟋蟀、落叶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渴望和对于孤独生活的感慨。整首诗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初秋的夜晚,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