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署松深月半斜,研朱和露勘涂鸦。
射熊心苦穿杨叶,吐凤声清饱竹花。
过眼似迷三里雾,腾身谁上九层霞。
故人掉首南山去,应钓秋风汉水槎。
【注释】:
用早朝韵酬伯生试院见怀:用早朝的韵,酬谢伯生在试院中见到我时写的诗。见怀,指见面后互相思念,写诗表达。
玉署松深月半斜,研朱和露勘涂鸦(玉署,指官署):玉署,泛指官府。松深月半斜,松影在月光下显得特别幽深。月半斜,月亮已过了十五,只偏了一点,不圆。
射熊心苦穿杨叶,吐凤声清饱竹花:射,射箭;穿杨叶,射中飞鸟的羽毛。比喻文思敏捷,能言善辩。
过眼似迷三里雾,腾身谁上九层霞(过眼似迷三里雾,比喻时间过得很快;腾身谁上九层霞,喻仕途艰难):比喻人生路途艰险。
故人掉首南山去,应钓秋风汉水槎(掉首,掉转头;应钓秋风汉水槎,意谓秋天来临,应当乘船回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应试途中所作。他与友人伯生同游长安,同宿驿馆。清晨起床,伯生作诗送行,诗人即以早朝韵酬答。此诗写得情真意挚,气盛词华,有“落笔摇五岳”之概(王士禛《渔洋诗话》)。
开头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在驿馆共度良宵。“玉署”二字写出了环境的高贵;“松深月半斜”一句写出了环境的清幽,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第三句“研朱和露勘涂鸦”,写诗人早起读书的情景。“研朱”是说研墨时蘸着朱砂,“和露”是说磨墨时掺些清水。“勘涂鸦”,意思是说用这种墨水来写作。这句诗把读书人那种孜孜不倦的精神表现得非常传神。
“射熊心苦穿杨叶”二句是说,射箭的人刻苦练就了本领,能够百步穿杨。这里借以形容自己的才思敏捷、才华卓绝。“吐凤声”,是说吐出的声音像凤凰一样美妙动听。“清饱竹花”,意思是说吟咏之声清亮高亢,如同饱食竹花那样清脆悦耳。
“过眼似迷三里雾”、“腾身谁上九层霞”,这两句是对前四句的进一步发挥。诗人认为光阴似箭,人生短暂,因此要珍惜时光。他想到人生道路艰难,前途渺茫如登九层之台,所以感到十分困难。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和未来所作的展望。“故人掉首南山去”,意思是说老朋友离去了;“应钓秋风汉水槎”则是指他准备回到家乡。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又流露出他对前途的乐观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