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閟寒泉,真火弥不坏。
年深定飞腾,子夜吐光怪。

注释:

金鼎:古代炼丹的器具,这里借指炉。

閟寒泉:紧闭着寒冷的泉水。

真火:道家所说的先天之火,也就是真气。

弥:更加。

年深:时间长久。

定飞腾:决定要飞升。

子夜:十二时辰中的第一时,即半夜零点。

吐光怪:吐出奇异的光和现象。

赏析:

《信州招真观二十八咏》,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共有二十八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该组诗描写了招真宫的景色,赞美了道教的神奇。

第一联:描述了道士们在炉火旁修炼的场景。金鼎象征着炉火,而“閟寒泉”则意味着关闭住寒冷的水,以保持热量。这里的真火,指的是道士体内的真气。这两句描绘了道士们在炉火旁修炼的场景,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控制自己的真气来抵御寒冷。

第二联: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士们的决心和毅力逐渐增强。他们决定要飞升仙界,而这种决心和毅力也体现在他们的修炼过程中。这里的“年深”,指的是时间长久,而“定飞腾”,则意味着他们的决心和毅力已经达到一种坚定的地步。

第三联:描述了在深夜时分,道士们吐出奇异的光和现象。这里的“子夜”指的是十二时辰中的第零时,也就是半夜零点。而“吐光怪”,则形容了道士们吐露出奇异的光芒和现象。

这首诗通过对道士们修炼场景的描述,以及对时间的把握,展现了道教的神秘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道教的崇敬和信仰,以及对道士们的敬佩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