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水浑,蜂解屯。瑞至人,率兽尊。参以陈,仰天门。龙为鳞,炳虎文。
髯悍狞,效伏驯。銮锵锵,驰道遵。帝乘虬,相攀云。逝无留,返昆仑。

【注释】

羌水:古代的一条河流。

蜂解屯:蜜蜂解除了蜇人的毒刺。

瑞至人:吉祥的人。

率兽尊:使禽兽都尊重你,比喻以德感化民众。

参(cān)以陈:陈列在堂上。

仰天门:仰望天空。

龙为鳞:龙身上的纹路。

炳虎文:明亮如虎的花纹。

髯悍狞:胡须粗犷凶猛。

效伏驯:驯服的样子。

銮锵锵:马鞭声。

帝乘虬:皇帝骑着龙。

相攀云:相互追逐于云端。

逝无留:逝去,不留痕迹。

返昆仑:返回昆仑山。

【赏析】

《三马歌》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此诗通过赞美三匹马的神奇本领,歌颂了它们忠诚、勇敢、高贵的品质。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雄浑深远,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首句“羌水浑”,以羌水之清澈来反衬三匹马的纯洁无瑕。羌水,即今青海之黄河,清澈见底,与“浑”字相对照,更显出三匹马品质的高洁。第二句“蜂解屯”,以蜜蜂之勤劳来比喻三匹马的勤奋。蜜蜂虽然忙碌,但不会蜇人,反而让人感到亲近,这与三匹马的忠诚品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句“瑞至人”,以吉祥之兆来形容三匹马的到来。这三匹马的到来,预示着吉祥和好运,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第四句“率兽尊”,赞扬三匹马的高尚品德。它们不仅忠诚于主人,还以其威武之势令其他动物都为之敬畏,体现了它们的尊贵地位。第五句“参以陈,仰天门”,以堂上的陈列和仰望天空来比喻三匹马的高贵地位。它们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象征着它们的地位无可比拟。第六句“龙为鳞,炳虎文”,以龙的纹路和虎的花纹来赞美三匹马的美丽外貌。这些美丽的图案如同神龙和猛虎一般引人注目,彰显了它们非凡的魅力。第七句“髯悍狞,效伏驯”,赞扬三匹马的勇猛和驯服特质。它们粗犷而凶猛,却能驯服其他动物,这既展示了它们的英勇气概,也体现了它们的智慧和技巧。第八句“銮锵锵,驰道遵”,以马鞭声和道路来象征三匹马的威严和力量。马蹄声铿锵有力,行走于大道之上,显示出它们的强大气场。第九句“帝乘虬”,以皇帝乘坐龙来比喻三匹马的尊贵地位。龙是帝王的象征,骑在龙背上意味着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第十句“相攀云”,形容三匹马自由自在地追逐于云端,不受拘束。这种景象既展现了它们的轻盈飘逸,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第十一句“逝无留,返昆仑”,以离去而不留痕迹来比喻三匹马的卓越表现。它们没有留下任何污点或痕迹,就像一位真正的英雄一样,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尊敬。第十二句“返昆仑”,再次提到昆仑山,强调三匹马的归来。昆仑山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境之一,象征着永恒和不朽。这里的“返”字既指归返,也有超越时空之意。整首诗通过对三匹马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