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之荡兮,乃在瓯越之野,瀛海之堧,有万菡萏镵青天。
东南形胜此其最,我尝著屐周览于其间。厥初宰物孕雄怪,元气混沌何由穿。
巨灵运斤凿鬼窍,列缺吐火施神鞭。遂令后尔万万古,见此错愕难为言。
上疑日车解辔倾侧过,下恐地轴挠动相钩牵。昨梦寻君拂烟去,有拥芝盖导我前。
崩崖旁豁瞰空洞,回溪不定行蜿蜒。狂雷砰訇起何处,白龙喷薄飞层巅。
熊蹲豹掷,若怒若啼。霞明雾涌,倏闪倏开。重重掩掩,变幻不可以极兮,我方矫首睨立乎云梯。
南望海水不满杯,湾环下绕山足来。仰攀玉女驾,笑踏飞鸾低。
群仙集倒影,杂佩中徘徊。耸身直上浩无际,海月正挂吹箫台。
于焉得深悟,扶桑警天鸡。蘧蘧惊觉在枕席,但闻落叶如雨风凄凄。
君来谢我欲西迈,惜此不及穷扶携。我知君身有灵气,世上尘土胡能迷。
我们需要理解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下面是逐句解释:
雁荡吟送秦文学还吴:这句是题目,描述了作者在雁荡山送别秦文学的情景。雁荡山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自然景观而著名。
雁之荡兮,乃在瓯越之野,瀛海之堧:雁荡山位于浙江东部的瓯越地区,是东海的一个海湾。这句诗表达了雁荡山的地理位置。
有万菡萏镵青天:万萏是指荷花,菡萏是荷花的一种。这句话形容雁荡山的美丽景色。
东南形胜此其最,我尝著屐周览于其间:这里的“东南形胜”指的是中国的东南地区,雁荡山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而成为这一地区最美丽的风景名胜。作者亲自游览过那里。
厥初宰物孕雄怪,元气混沌何由穿?巨灵运斤凿鬼窍,列缺吐火施神鞭:这里的“厥初宰物”意味着万物开始之时,“元气混沌”指宇宙初开时的混沌状态。巨灵神用斧头劈开鬼的洞穴,雷电之神列缺喷出火神的神鞭,这些描述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
遂令后尔万万古,见此错愕难为言: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他惊叹于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上疑日车解辔倾侧过,下恐地轴挠动相钩连:这里描绘了作者对太阳和地球的观察。太阳似乎解开了马车的缰绳,倾斜着走过;地球的轴线可能被拉扯得扭动起来。
昨梦寻君拂烟去,有拥芝盖导我前:这句诗描述了作者做了一个关于寻访秦文学的梦,梦见有人用灵芝盖引导着他前进。
崩崖旁豁瞰空洞,回溪不定行蜿蜒:这句诗描绘了雁荡山上的自然景观,悬崖峭壁旁有开阔的空间和空洞,回溪水流不定,蜿蜒曲折。
狂雷砰訇起何处,白龙喷薄飞层巅:这里描绘了雷鸣和龙飞的场景。雷声轰鸣震耳欲聋,白龙从高空冲下来,喷薄而出。
熊蹲豹掷,若怒若啼。霞明雾涌,倏闪倏开:这句诗描绘了动物们的各种动作,有的像熊一样蹲着,有的像豹子一样跳跃,有的像云彩一样忽明忽暗。
重重掩掩,变幻不可以极兮,我方矫首睨立乎云梯:这里的“多重掩掩”形容了景物的变化多端,无法完全看清,而“我方矫首睨立乎云梯”则表达了作者站在高高的云梯上,俯瞰着这一切的景象。
南望海水不满杯,湾环下绕山足来:这句诗描绘了作者眺望远方的场景,海水仿佛不到一杯的深度,环绕着群山。
仰攀玉女驾,笑踏飞鸾低:这句诗描绘了作者想象中的画面,他仰望天空,好像能攀上玉女驾座,然后踩着飞鸾低空飞翔。
群仙集倒影,杂佩中徘徊:这里描述了群仙聚集的倒影,以及他们佩带的珠宝在阳光下闪烁。
耸身直上浩无际,海月正挂吹箫台:这句诗描绘了作者站在高山之巅,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景象,同时看到了明亮的月亮挂在吹箫台上。
于焉得深悟,扶桑警天鸡: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这一刻得到的深刻领悟。扶桑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树,象征着希望和光明;天鸡则是一种报晓的动物,代表新的一天的到来。
蘧蘧惊觉在枕席,但闻落叶如雨风凄凄:这句诗描述了作者在梦中突然醒来,只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伴随着落叶飘落如同下雨一般,给人一种秋意浓浓的感觉。
君来谢我欲西迈,惜此不及穷扶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朋友来到雁荡山向他告别,但他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陪伴朋友一起离开。
我知君身有灵气,世上尘土胡能迷: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评价。他相信朋友有着超凡脱俗的灵气,那些尘世的纷扰是无法迷惑他心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