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诗且莫到青泥,好倩王褒颂碧鸡。
人去淮南愁米价,雁来江北问书题。
催花晓树飘帘密,滋麦春膏覆垄齐。
最喜泰阶平在位,众星分次绕明奎。
【注释】
青泥:山名,在四川。碧鸡:成都古名,因有绿树丛中之碧鸡山而得名。王褒:汉代文学家、辞赋家,著有《僮约》《洞箫赋》等。泰阶:指三台,为星官名。泰阶平在位,指宰相地位稳固。分次:轮流。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3),作者任国子监直讲。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朝政清明和国家安定的欣喜。
开头二句,诗人劝诫歌诗不要写到青泥山去,因为那里是王褒颂扬碧鸡的地方。这里用典,以王褒的《僮约》《洞箫赋》,来说明自己的歌诗要写得好,不能落入俗套,而应该写得清新、雅正,才能像王褒的歌诗那样受到人们的称道。
三、四句,诗人想到淮南去看望朋友,但是淮南米价昂贵,自己又没有钱买,只好托人向友人问一问书题(书信)。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身居高位,但也不能不关心民间疾苦。
五、六两句,写诗人听到北归的大雁在叫唤,就想到江北的家乡。“催花”句,说大雁的叫声好像催花一样;“滋麦”句,说大雁的叫声好像滋润麦田一样。这两句既点出地点,又写出了季节,也写出了时间。
七、八句,写诗人看到春天来了,百花开放,百花盛开的景象十分美好,同时也想到麦地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麦苗,农民们正在春耕播种,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
诗人看到国家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自己也感到十分高兴,就像天上的众星围绕着北斗星那样,自己处在一个很高的地位上。这两句是写景,也是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