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塞西宁外,龙沙北极边。
有天皆入贡,无地不生仙。
鹊玉光含水,骊珠湿带涎。
香清堪闭閤,衣薄岂胜绵。
珥笔游鳌禁,扶犁占鹤田。
酒来扬子宅,人上剡溪船。
自信篇章贵,能歌击壤年。

【注释】:

次韵继学三首:指作者在诗中对继学之作予以回应或称道。三首,指三次。继学,这里泛指友人。鸡塞西宁外:指边塞的鸡塞,位于今宁夏固原市西北。龙沙:古称黄河为“龙河”,故有“龙沙”之称。北极边:指边地最北。

有天皆入贡:天上的神仙都来朝贡。有天、无地:形容边塞荒凉。仙,指仙人、神仙。

鹊玉光含水:鹊桥星宿映照下的河水,犹如含着神珠(即“鹊桥”)。骊珠:古代传说中的骊龙颔下一颗明珠。涎:唾液。

香清堪闭閤:清香宜人,令人陶醉,足以关闭门户不出。

衣薄岂胜绵:衣裳虽薄,但胜过锦缎。珥笔游鳌禁:指文思敏捷,挥笔如飞(“珥笔”是古代文官头上戴的笔筒,“游鳌禁”指游于翰林院的金鱼池上,即指翰林院)。扶犁占鹤田:指耕种农田,与鹤同乐。

酒来扬子宅:扬雄曾为西汉辞赋家,故此处以“扬雄”代称诗人。扬雄宅,指扬雄的故居。人上剡溪船:指登上剡溪小舟,自得其乐。剡溪,浙江上游一条河流名。剡溪船,即剡溪上的小舟。

自信篇章贵:相信自己的文章价值高。击壤年:传说上古时代尧帝让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幸福,于是百姓击壤欢庆,相传这种击壤之声为“击壤歌”。后用以表示国泰民安。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四联八句。前三联写边地风光和诗人的情怀,后一联写诗人的生活情趣。

第一联“鸡塞西宁外,龙沙北极边。”两句,点明自己身处的地点是在鸡塞、龙沙之间,也就是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鸡塞、龙沙都是边塞地名,这里用以说明自己远离朝廷,身在边关。这两句是全诗的开篇之句,也是全诗的基调所在。

第二联“有天皆入贡,无地不生仙。”两句,描绘了边塞荒漠的景象。这两句中有两个关键词:“天”和“地”,分别指的是天和土地。这里说天上的神仙都来到边塞朝贡,地上没有不生出仙的人。这两句是对前一句的回应,进一步表达了自己身处边塞的孤独和凄凉。

第三联“鹊玉光含水,骊珠湿带涎。”两句,描绘了边塞天空的美丽景象。这两句中有两个关键词:“鹊玉”、“骊珠”。“鹊玉”指的是织女星,“骊珠”指的是骊龙颔下的一颗珍珠。这里说织女星的光辉洒落在水面上,而骊龙颔下的珍珠则沾满了口水。这两句是对前一句的继续,描绘了边塞的天空和大地的美丽景色。

第四联“香清堪闭閤,衣薄岂胜绵。”两句,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两句中有两个关键词:“香清”、“衣薄”。“香清”指的是清新的香气,“衣薄”指的是轻薄的衣服。在这里,诗人用“香清”来形容边塞的美景,用“衣薄”来形容自己的衣衫单薄。这两句是全诗的收尾之句,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才情。

第五联“珥笔游鳌禁,扶犁占鹤田。”两句,描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这两句中有两个关键词:“珥笔”、“扶犁”。 “珥笔”指的是文官头上戴的笔筒,“扶犁”指的是耕种农田。在这里,诗人用“珥笔”来形容自己文采斐然,用“扶犁”来形容自己在田间劳作的情景。这两句是全诗的结尾之句,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情趣,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和悠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