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沧浪竟不浮,云林自合早归休。
渔舟点点前江去,载尽斜阳不载愁。
注释:
四月十五日江上独行因思去两年忧患之日感恨次旧韵:在四月十五日这一天,我在江上独自行走,因为我怀念这两年来所经历的忧虑和烦恼。
投石沧浪竟不浮,云林自合早归休:我试图向沧浪投石却无法沉下去,就像云林一样,自然应该早早地回家休息了。
渔舟点点前江去,载尽斜阳不载愁:渔船一艘艘从前方的江面驶去,它们把夕阳都带走了,却没有带走我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当时,杜甫在四川成都生活,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投石沧浪竟不浮,云林自合早归休。”意思是说,当我试图向沧浪投石时,它却没有沉下去,就像云林一样,自然应该早早地回家休息。这里的“沧浪”,指江水,诗人用“投石”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颔联“渔舟点点前江去,载尽斜阳不载愁。”意思是说,渔船一艘艘从前方的江面驶去,它们把夕阳都带走了,却没有带走我的忧愁。这里的“斜阳”,既指夕阳,也暗喻诗人内心的忧伤。
尾联“渔舟点点前江去,载尽斜阳不载愁。”与首联遥相呼应,诗人借渔船将夕阳带走而自己依然愁苦的形象,表达出自己对战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