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蓬蒿一丈馀,病贫无怪故人疏。
午窗独领松风坐,细读边郎寄远书。
【注释】
收:接受。边季德:作者友人,名不详。书:书信。领:享受。
赏析:
首句写诗人的住处简陋,蓬蒿一丈多高,门外没有围墙,显得十分贫寒。次句写友人之所以疏远的原因,是病贫的缘故。三四两句写自己独自在午窗享受松林风,细细阅读友人寄来的远地来信。全诗表现了诗人和友人虽身处异域而情义不衰的情谊。
门外蓬蒿一丈馀,病贫无怪故人疏。
午窗独领松风坐,细读边郎寄远书。
【注释】
收:接受。边季德:作者友人,名不详。书:书信。领:享受。
赏析:
首句写诗人的住处简陋,蓬蒿一丈多高,门外没有围墙,显得十分贫寒。次句写友人之所以疏远的原因,是病贫的缘故。三四两句写自己独自在午窗享受松林风,细细阅读友人寄来的远地来信。全诗表现了诗人和友人虽身处异域而情义不衰的情谊。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诗意。 1. 入门伴母啼,出门闻鹊噪: - 解释:进入家门时,母亲正在哭泣;离开家时,听到喜鹊鸣叫。 - 关键词:母、啼、门、鹊、噪 - 赏析:诗人描述了自己回家的情景,母亲的哭泣和喜鹊的鸣叫都是对家的呼唤,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 握粟卜灵龟,之子归已到: - 解释:用小豆占卜是否灵验,孩子已经到家。 - 关键词:粟、龟、子、已到 - 赏析:诗人在回家途中
【译文】 同刘伯贞题袁氏寓轩。 穹窿携带着太阳,百年几如旦暮。 变化消逝如同乘着化机,万物孰非寓于其中。 鸿蒙不可超越,金石岂为固守。 何况此无根基之躯,自当随遇而安。 闻君辟西轩,侨立延佳趣。 种竹新作林,移花整当户。 蛛丝闪晴辉,青松沐朝露。 久客赊酒易,亲旧时相聚。 临眺登崇冈,故山渺何许。 月明金凤洲,梦魂自来去。 少陵浣花溪,管宁辽东路。 当其适意时,何必皆吾土。 干戈尚未已
注释: 1. 君来桂树林,我辞桂林去。 - "君":指诗人的朋友或客人。 - "桂树林": 指桂树下的树林,桂树是广西的象征,此处指桂树成林的地方。 - "我":指诗人自己。 - "辞":离开。 2. 桂树我所种,高大已如许。 - "我所种":指的是诗人自己种植的桂树。 - "高大已如许":形容桂树已经长得非常高大。 3. 六月浓阴绕茆屋,不待花开可娱目。 - "六月":六月是桂树生长的季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浮云南山起,还复归南山。(浮云在南面升起,又回归到南山) - 腾腾驾轻风,悠悠度松关。(轻轻驾驶着微风,缓缓地穿越松林关口) - 仙翁坐盘石,心与云俱闲。(仙人坐在盘石上,心中与云一样闲适) - 冥观元化初,吹嘘肤寸间。(静静地观察元气的初始状态,吹气如细丝般轻柔) - 苍龙变神化,为雨遍九寰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膺”的写法。 【答案】 译文:我重访胡洵家,进门见到桂树,出门又见桂树。桂树互相迎送,主人究竟在何处?高高的桂叶发出悲鸣,疏落的花朵洒落着残雨。我独立黄昏烟雾中,思念遥远天涯路。 赏析
子何为牧,蓬莱之麓。 [注释]:你为何在此放牧? [译文]: 为什么来到这蓬莱山麓放牧呢? 自驾青牛度函谷,鹤群鹿子还相逐。 [注释]:自己驾驶青牛越过函谷关,一群鹤子和一群鹿儿跟着我。 [译文]: 自己驾车骑着青牛越过了函谷关,一群鹤子和一群鹿跟着我。 芝草松间长未齐,紫苔竹下行迹迷。 [注释]:灵芝草和松树之间长的不够整齐,紫苔和竹子之间的道路很隐蔽。 [译文]:
《子夜歌》 歌声虽短情却长,牵牛与织女,千年相望。 《秋夜读刘昕宾旭子夜歌因效其体赋三章 其二》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描绘了七夕之夜牵牛星与织女星永恒的爱情。诗人通过对比牵牛和织女的永恒相望,表达了对忠贞爱情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才华。同时
诗句释义 1 子何为樵,阆苑之东。 —— 你为何要当樵夫呢?你是从阆苑的东边来的。 2. 琼林玉树朝露浓,携斤剪尽荆榛丛。 —— 琼林玉树,早晨的露水浓重。你手持斧头,把荆丛砍光。 3. 松下童子知何客,长日围棋看不得。 —— 在松树下的童子不知道你是客人,你在那里下棋,却看不到。 4. 笑杀吴刚愁满霜,千古桂枝碍明月。 —— 笑得让吴刚也笑了,满头白发,因为忧愁而变白。千年的桂花树挡住了月光。
注释: 子何为耕,瀛洲之曲。 玉山分雨秧苗绿,苍龙为耘虎收谷。 炊烟晨起蒸为云,银河昼洗尘沙昏。 酿成九霞为君寿,何必休粮苦长瘦。 树阴阴,草青青。 人间作苦秋无成,吁嗟归来乎,吾与尔耕。 译文: 你为何要耕种田地?在瀛洲的土地上。 玉山上的雨水滋润了秧苗,苍龙在田间耕作,老虎在收获谷物。 清晨的炊烟升起后变成了云,银河在白天洗涤着尘埃和沙粒。 酿造出如九霞般美丽的美酒为你庆长寿
袁州有警报,不见舍弟的消息。 我行在路上,急忙询问消息。 答说正在躲避战乱,元戎先我出走。 高大的宜春台,烈火熊熊赤如血。 双龙在云雨中蓄养,却无法拯救火势。 城中千万家,大半被烧死。 前者见到令弟,少髭而洁白。 每句话都表达人情,谋身并不失算。 如果安全无虞,生死等明日再说。 仓促放弃我儿子,你弟弟我怎么赶得上? 挥手告别客行,奋飞恨无翼。 还担心老亲闻听,黄昏掩泣泪湿衣
题墨菊 老圃风霜许见亲,缘谁尽改旧精神。 渊明不为陈玄在,怨杀元规扇外尘。 注释: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墨菊来表达作者的感慨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老圃风霜许见亲:这里的“老圃”指的是种植菊花的老园丁或老农,他们常年在田间劳作,与菊花相伴。而“风霜”则是指自然界的严酷环境,如风雨、霜雪等,这些都会对菊花的生长造成影响。所以这里的意思是说,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老园丁仍然能够坚持种下菊花
【注释】 (1)观雨:即“看云”,看天象。 (2)官田:公家所有的田,是农民向国家交纳租税的地方。 (3)又添租:指今年收成不好,要交更多的租税。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太常丞时。 首联两句,诗人以青山作背景,点出自己的居所;用“丘园”二字形容田园景象,渲染出一种萧瑟、萧条的气氛。“六月九日”是农历六月的第一天,古人有在这天举行“曝书”、“曝衣”等风俗,意在驱除不祥之气
注释: 四月十五日江上独行因思去两年忧患之日感恨次旧韵:在四月十五日这一天,我在江上独自行走,因为我怀念这两年来所经历的忧虑和烦恼。 投石沧浪竟不浮,云林自合早归休:我试图向沧浪投石却无法沉下去,就像云林一样,自然应该早早地回家休息了。 渔舟点点前江去,载尽斜阳不载愁:渔船一艘艘从前方的江面驶去,它们把夕阳都带走了,却没有带走我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当时
【注释】: 1. 醉后重题西云亭:在醉酒之后,我又重访了西云亭。 2. 剪茅盖屋竹编篱:用剪刀剪下茅草,盖成屋子,用竹子编织篱笆。 3. 浅白深黄万菊枝:浅黄色和深黄色的菊花遍布着枝头。 4. 云气不烦将雨至:云气不用担忧会下雨,因为云气已经足够了。这里的“不”是“不需要”的意思。 5. 西云老子正题诗:西边的天空中,西云老人正在写诗。这里的“西云”是天空中西方的位置
【注释】 卞与善:即卞卿,春秋时齐国贤士。梅花:指梅树的花朵。灞桥:在长安东面,横跨渭水之上。乌帽侧:黑色的头巾斜戴在头上。玉堂:古代官署的美称,这里借指朝廷。夜窗酒醒月窥人,一掬精神炯如雪:夜晚醉酒醒来看见月光映照在脸上。“炯”通“炯”,明亮的意思。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写卞与善骑驴过灞桥的情景,颔联写朋友远行千里,诗人在京城中独处时的孤独心情
【注释】 龙旗梅:即梅,因梅有傲雪、迎风之姿,故名。 共寻林处士:与林和靖一起寻找隐居之处。林和靖,字君复,北宋著名隐士,曾官至知杭州。 软寒清晓到孤山:指在寒冷的早晨去拜访林君复。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初冬。当时作者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寓居黄州城西的东坡寺中。这首词是寄给友人林逋(号和靖)的,表达了作者对林君复的深厚友情和仰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