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气棱棱齿如铁,曾咀奸腴喷腥血。
倦游十载舌空存,欲挽银河漱芳洁。
南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直。
短簪削成玳瑁轻,冰丝缀锁银騣密。
朱唇皓齿娇春风,口脂面药生颜色。
琼浆晓漱凝华池,玉麈昼谈洒晴雪。
辅车老去长相依,馀论于君安所惜。
但当置我近清流,莫遣孙郎空漱石。
注释:
郭恒惠:即郭沫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
牙刷得雪字:郭沫若曾用过一个“牙刷”的笔名,这里可能是他给自己的作品起了一个别致的笔名。而“雪字”可能是他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个灵感或象征。
老气棱棱齿如铁:形容郭沫若的作品具有深沉、严肃的风格,就像牙齿一样坚硬有力。
曾咀奸腴喷腥血: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郭沫若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如同品尝了奸恶的食物后喷出的鲜血一样。
倦游十载舌空存:表示郭沫若在创作生涯中已经度过了十年的时光,他的舌头已经变得空洞无物,只剩下对创作的渴望。
欲挽银河漱芳洁: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郭沫若对于自己作品的追求和期望,就像想要挽住银河中的水珠一样清澈透明。
南州牙刷寄来日:这里的“南州”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某个特定的区域,“牙刷寄来日”可能是指郭沫若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了远方的朋友或读者。
去腻涤烦一金直: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郭沫若的作品能够去除人们内心的烦恼和杂念,让人们感到清新和舒适。
短簪削成玳瑁轻:这里的“短簪”可能是郭沫若常用的一种文房四宝之一,而“玳瑁”是一种珍贵的材料,用它制作的饰品通常都非常精美。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郭沫若的文房用品既实用又美观。
冰丝缀锁银騣密:这句话可能是在形容郭沫若作品中的语言风格既简洁明了又富有层次感,就像冰丝一样细腻,银騣(kui)一样紧密。
朱唇皓齿娇春风:这句话可能是在描绘郭沫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既美丽动人又充满生气,就像春天的风一样温柔。
口脂面药生颜色: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郭沫若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既丰富又和谐,就像使用了口脂和面药一样能够让人焕发光彩。
琼浆晓漱凝华池:这句话可能是在形容郭沫若作品中的语言优美如同琼浆般甘甜可口,让人在清晨时分就能感受到心灵的洗涤和净化。
玉麈昼谈洒晴雪:这句话可能是在描绘郭沫若作品中的对话既机智又富有哲理,就像洒落的雪花一样洁白无瑕。
辅车老去长相依: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郭沫若与自己的创作相伴一生,无论岁月如何流逝都不会改变。
馀论于君安所惜:这句话可能是在谦虚地表达郭沫若对自己的作品并不过分自信,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但当置我近清流: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郭沫若的作品应当贴近自然和生活的清流,远离那些浮躁和功利的东西。
莫遣孙郎空漱石:这句话可能是在劝诫郭沫若不要让自己的作品像古人孙郎(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那样只是徒劳地漱口,没有真正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赏析:
这首诗是郭沫若为自己的作品《牙刷得雪字》所作的一首序言。诗中通过对郭沫若的生平、创作态度和作品特点的描绘,展示了他作为一名作家、诗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深远,既有对郭沫若作品的赞美,又有对其人生哲学的反思,展现了郭沫若作为一位伟大作家的艺术风貌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