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射虎南山颠,悲风萧萧眼力穿。今日射虎北山下,虎血溅衣山路夜。
朝朝射虎无空归,家人望断孤云飞。度岭逾山弓力健,虎肉共分不辞远。
府司帖下问虎皮,高枕髑髅醉不知。虎昔咆哮百兽走,一死宁知在君手。
鼻端出火耳生风,拔剑起舞气如虹。昨夜空村见渔火,牛羊不牧犬长卧。
作诗赠君毛发寒,烦君为我谢上官。君不见昔日刘昆称长者,虎北渡河不须射。

【译文】

昨天你在南山上射下老虎,悲凉的北风使双眼都睁不开。今天你却在北山下射下老虎,血溅在了回家的路上。

每天射虎没有空归家,家里人望断孤云直飞。越过山岭越过山峰,弓力健旺,虎肉可以共分不辞远。

官府下令查办老虎皮的事,高枕无忧,骷髅头醉得不知事。曾经威震山林的老虎,一死宁知在君手?

鼻端出火耳生风,拔剑起舞气如虹。昨夜空村见渔火,牛羊不牧犬长卧。

作诗赠君毛发寒,烦君为我谢上官。你不见昔日刘昆称长者,曾射虎于北渡河,无需再射击。

【注释】

  1. 南山颠:南山之巅。
  2. 悲风萧萧:悲凉的风吹动着树林发出哀鸣。
  3. 眼力穿:指眼睛透过树叶看透林外景物。
  4. 今日:昨天。
  5. 无空归:没有空闲回家。
  6. 度岭逾山:越过山岭。
  7. 府司帖下:官府下达公文。
  8. 髑髅(dúlóu)骨:死人的头骨,也泛指南方人。
  9. 酒醉不知:喝醉了,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10. 百兽走:许多野兽逃跑了。
  11. 死宁知在君手:老虎死了,怎么能知道是您射死的呢?
  12. 鼻端出火耳生风:形容老虎凶猛的样子。
  13. 拔剑起舞气如虹:形容英勇战斗,气势如虹。
  14. 昨夜空村见渔火:昨晚村子中只有渔夫的灯光,没有人影。
  15. 牛羊不牧犬长卧:牛羊不再被放牧,狗也不再被喂养。
  16. 作诗赠君毛发寒:我写这首诗来送给你,希望你能够注意身体。
  17. 烦君为我谢上官:请你替我向上司解释这件事。
  18. 昔日刘昆称长者 :过去有个人被称为“长者”,就是善于射虎的人。
  19. 君不见:你难道没见过吗?
  20. 曾射虎于北渡河:他过去曾在北方渡河射虎时。
    【赏析】
    此诗为《古风》组诗之一。这是组诗的第一篇,诗人以咏叹的方式,表达了对一位射虎人的赞赏。全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对这位射虎人的敬佩之情。
    首句“昨日射虎南山颠”,描写了射虎者在南山之巅射下的老虎。这一句中,“南山”既指自然地理方位,又暗指主人公所在之地;“颠”字用得极妙,既表明了老虎的位置,也暗示了老虎的凶猛程度。紧接着,诗人又以“悲风萧萧眼力穿”来形容自己射虎时的情景。这里,“悲风”、“眼力”两个词语,既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氛围,又表现出了射虎者的勇敢和决心。
    接下来的三句,则分别描述了射虎者的三次行动。其中,“朝朝射虎无空归”一句,表现了射虎者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而“家人望断孤云飞”一句,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射虎者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几句,则是对射虎者的赞叹和感谢。其中,“拔剑起舞气如虹”一句,不仅表现出了射虎者的英勇豪迈,还体现了他对敌人的蔑视和不屑。而“作诗赠君毛发寒,烦君为我谢上官”一句,则更是将作者对射虎者的敬仰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诗以咏叹的方式,表达了对一位射虎人的敬佩之情。通过对射虎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和情感的描绘,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结构紧凑而富有变化,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