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冷舍近蟾溪,青杏婆娑桂树低。
岩寺每寻僧说偈,皋亭还与客分题。
别来岁月身逾老,乱后山川尘尚迷。
想见东林如旧日,好随松鹤共幽栖。
这首诗的原文是:
三年冷舍近蟾溪,青杏婆娑桂树低。岩寺每寻僧说偈,皋亭还与客分题。别来岁月身逾老,乱后山川尘尚迷。想见东林如旧日,好随松鹤共幽栖。
译文:
三年前我住在冷清的房子里靠近蟾溪,青杏树婆娑摇曳,桂花树低垂。我在岩寺常去寻访僧人,谈论偈文;在皋亭山也和客人分享题目。自从离别以来,已经过去了许多年,岁月使我更加衰老,战后的山河依然被尘土所迷。我想看到东林寺就像以前一样宁静,可以跟着松树和鹤一起在幽静的山林中栖息。
注释:
- 冷舍:冷清的房子,比喻孤独的生活状态。
- 蟾溪:指月亮照映下的溪流,常用来形容清冷孤寂的环境。
- 青杏:青色的杏子,这里形容季节为初夏。
- 婆娑:形容树木或花草随风轻轻摇摆的样子。
- 桂树低:桂树较低矮,形容环境安静、平和。
- 岩寺:指山上的寺庙,常用于描述修行或者思考的地方。
- 说偈:讲述佛经中的偈文,是一种宗教活动。
- 皋亭: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如皋亭山等。
- 分题:分享讨论的题目或文章,表示与朋友共同探讨学术或文学问题。
- 别来:离别之后。
- 岁逾老:年龄已大。
- 乱后:战争结束后。
- 山川: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常用来象征国家的命运或社会的变化。
- 东林:指佛教寺院的名称,这里代指佛教信仰之地。
- 松鹤:松树和鹤鸟,常用于象征长寿和高洁。
- 幽栖:在幽静的环境中居住,享受隐居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离开家乡后的生活状态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通过描写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