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懒便幽静,空庭步翠行。
牵牛上篱落,斗雀下檐楹。
斜照悭窗影,停云足野情。
田园无限乐,夫岂为逃名。
这首诗是晚唐著名诗人罗隐的作品。罗隐(约833年-909年),字昭谏,号江东生,越州(今绍兴)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大中年间进士,历任盐铁判官、节度推官,秘书郎,武安军节度使判官等职。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晚霁:傍晚时分天气放晴的景象。
老懒便幽静,空庭步翠行。
“老懒便幽静”描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空庭步翠行”形象描绘了诗人在庭院中漫步的情景,翠指的是青翠,这里用来表现庭院的美丽与生机。牵牛上篱落,斗雀下檐楹。
“牵牛”和“斗雀”都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农业活动,如牵牛是为了帮助农民耕地,而斗雀则是古代儿童游戏之一,通过比赛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这句诗通过这些活动展示了乡村生活的悠闲与和谐。斜照悭窗影,停云足野情。
“斜照”是指夕阳的斜射,光线微弱不足以照亮整个房间,“悭”字在这里形容光线的稀缺。“停云”则是一种描述天空中云彩静止不动的状态,这里用来形容天色的平静。这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自然景色的变化,以及诗人在这种景象下的感受。田园无限乐,夫岂为逃名。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追求,他并不因为追求名声而离开家乡。这表明诗人内心真正向往的是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的成就和名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享受自然的闲适心情。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如牵牛、斗雀、斜照、停云等细节,展现了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整首诗洋溢着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功名利禄淡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