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钟鼓动,纷纷车马朝。
张灯照白发,把酒送寒宵。
黄石终归汉,洪厓反见尧。
刍言欣见采,拭目望新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乙未元日》中的一首。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 稍稍钟鼓动,纷纷车马朝。
- “稍稍”表示轻微,”钟鼓”指古代宫廷中用来报时的乐器,”鼓动”意味着响起。这句话描绘了新年到来时,宫廷内钟鼓齐鸣的场景。
- “纷纷”形容车辆众多,”车马朝”指的是朝见皇帝的车马。这反映了新年期间人们忙碌地来朝见皇帝,庆祝新年的到来。
- 张灯照白发,把酒送寒宵。
- “张灯”指的是挂起灯笼,”照白发”可能是指用灯光照亮老年人的白发,象征着对他们年老的尊重。
- “把酒送寒宵”表明在寒冷的夜晚,人们聚在一起喝酒庆祝,这里的”把酒”可能是指举杯祝福、互相敬酒。
- 黄石终归汉,洪厓反见尧。
- “黄石”可能是对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描述,但在此上下文中没有具体含义,需要进一步信息才能准确解释。
- “终归汉”表示最终回到汉朝,”洪厓”可能是另一个历史人物或地点的名字,而”反见尧”则表明这个历史人物或事件发生在尧帝时期。这两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历史的循环和变迁。
- 刍言欣见采,拭目望新条。
- “刍言”可能是指民间的言论或建议,”欣见采”意味着对这些言论的欢迎和赞赏。
- “拭目望新条”意味着擦亮眼睛期待新的变革和发展。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新年期间的景象和活动,传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钟鼓声、车马往来、灯光照耀等,这些都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生动的画面。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历史的变迁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意识和时代责任感。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