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鼠毛衣可御寒,秃襟空袖放身宽。
遮头更着狐皮帽,好个侬家老契丹。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苏轼在1076年(熙宁九年)写的。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予京居廿稔始置屋灵椿坊”
注释:我已经在北京居住了二十年,才开始建造自己的房子在灵椿坊。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新居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第二句:“衰老畏寒始制青鼠裘”
注释:由于年纪已大,开始制作青色的老鼠皮大衣来御寒。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展示了他的节俭生活态度。
第三句:“且久乏马始作一车”
注释:长久以来缺乏马匹,才制作一辆马车。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晚年的出行困境,也表现了他的务实和节俭。
第四句:“出入皆赋诗自志”
注释:无论是出门还是回家,都吟咏诗歌来记录自己的心情。
赏析:诗人用诗歌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这是文人雅集的一种方式,也是他生活态度的表现。
第五句:“青鼠毛衣可御寒”
注释:青色的老鼠皮大衣可以抵御寒冷。
赏析:这句描绘了诗人冬天的保暖装备,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用心。
第六句:“秃襟空袖放身宽”
注释:穿着宽松的衣服,露出空空如也的衣襟。
赏析:这句描述了诗人的服饰风格,也体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观。
第七句:“遮头更着狐皮帽”
注释:为了御寒,头上还戴着狐狸皮帽。
赏析:这句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
第八句:“好个侬家老契丹”
注释:真是个我们家族的老契丹人啊。
赏析:这句话是对前面诗句的回应,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和自豪感。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些特点。